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钴金属价格翻倍 动力电池企业布局高镍产品

时间: 2017-09-07  文章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 截止今年6月底,钴金属价格相较年初近乎翻倍。受益于此,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钴金属是动力电池正极重要材料,具有稀缺性,市场预计其价格将在高水平维持。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增长,对动力电池需求强劲。应对原材料涨价推升成本,动力电池企业着手布局高镍电池。
  钴金属在自然界含量较低,因其以伴生矿居多,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目前国内所需钴金属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多重因素导致钴金属价格迅猛上涨,推升动力电池原材料企业利润的暴增。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603799.SH)于8月26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近6.75亿元,同比增长2257%。其中钴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为73%。
  钴金属涨价尚未吞噬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收益,事实上,由于这些公司在库存方面有所准备,业绩在短期内反而收益受益。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600884.SH)、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73.SZ,下称当升科技)、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49.SH)等企业上半年净利润增幅明显。
  但正极材料企业利润增长难以持续。当升科技在8月29日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从长期趋势来看,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汽车厂商要求电池降价,企业前期采购的低价钴材料库存基本消耗完毕,预计下半年盈利能力将下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70万辆保底,而上半年销量仅实现了19.5万辆,短期还有较大的放量空间。根据长期规划,国内计划2020年累积推广新能源汽车500万辆,截至2017年上半年,累计推广量不足规划的1/4。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都将导致钴金属价格居高不下。
  镍、钴、锰是三元动力电池正极原材料重要成分。当升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上半年钴金属价格大幅上涨,镍和锰也有一定涨幅。当升科技在半年报中表示,将与供应商开展长单合作,以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当升科技也会尽量避免在高价位区间进行大量采购。
  为避免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幅推升成本,正极材料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将加大力度布局高镍电池。
  当前,主流三元动力电池的镍钴锰配比是5:2:3。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告诉财新记者,镍的比例达到6以上,可以算作是高镍电池。高镍电池对钴金属依赖度有所降低。他认为,布局高镍电池切实可行。提高镍的比例,不仅可以使正极材料成本下降,还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02074.SZ)等动力电池企业均向财新记者表示:高镍电池计划正在推进,但具体量产时间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