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道达投资手记:行情新高不断 牛市真的来了吗

时间: 2017-09-05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连续4根十字星之后,昨天沪指总算收出带有实体的阳线,虽然涨幅不算太大,但进一步向上突破趋势已经初步形成。与此同时,个股热点不断扩散,尤其是深市涨幅继续领先沪市,随着赚钱效应的不断增强,不少人开始憧憬,难道新一轮牛市真的来了?
  上周五,是9月行情的第一个交易日,当天沪指只涨了6个点,勉强算是开门红。但准确地说,昨天沪指结束连续十字星走势,收出带实体的光头阳线,所以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九月开门红。
  回顾昨天的盘面应该说,沪指突破3300点之后,市场赚钱效应明显提升了。赚钱效应体现在哪儿?一个是持续放量,大盘创新高。更重要的是,热点的持续性在增强,可操作性在增强。
  那么近期是哪些热点在持续炒作?
  第一,煤炭、钢铁、有色、稀土等资源股已经炒作了至少两波,昨天仍然有很强的表现。热衷于资源股炒作的投资者,相信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第二,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股,则是比较温和地持续走高。经过上周的小幅调整之后,昨天银行股再度走强,对指数的上涨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苹果概念股,是近期市场一个重要的热点。应该说,这一波苹果概念股的炒作,是历史上力度最强的。而且不仅是A股市场,近期港股市场的苹果概念股,也是被大肆炒作,如高伟电子上周五大涨19%,昨天又涨了21.7%。
  另外,昨天有一个板块,值得特别提一下,那就是次新股板块,昨天出现了明显分化。昨天沪深两市共出现了8只个股跌停,其中有7只都是次新股,另外还有不少次新股跌幅超过6%。很明显,次新股板块出现了分化。究其原因,显然还是前段时间涨幅太大了。
  对于次新股板块的分化,我认为要分开来看。如果前期连续爆炒的,短线还是不碰为好。这类个股,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炒作结束了,调整起来会比较难受。但另一方面,有些次新股上市后,如果连续涨停板数量很少,然后就打开涨停板的,这类个股没有套牢盘,如果公司自身还有一些题材,那么也比较容易成为游资追捧的对象。
  再说大盘走势,沪指涨了12个点,也算是比较温和的。但是,再看深市,深成指大涨0.76%,中小板指数大涨0.75%,创业板指数大涨0.98%。这样的行情,确实让人感觉看到了牛市的影子。那么,现在是否可以断言,牛市真的就来了?
  这个问题达哥的看法是,对于一个谨慎的趋势投资者而言,一般来说还是不会轻易断定牛市来临的。现在的市场,主要还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强势行情,或者说是结构性牛市行情。为什么不能轻言牛市?原因很简单,牛短熊长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清楚的。而从过去十年A股市场走势来看,真正算得上牛市行情的,只有两次,一次是2006~2007年的牛市,第二次是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年中的牛市。而在这两次牛市过程中,都是当大盘出现过一波逼空式上涨之后,你才能断定牛市来临。
  2015年的牛市,沪指从2014年7月份突破年线,然后持续走强。到2014年11月下旬,沪指从2000点左右涨到2400多点,都是温和的慢牛走势,当时也难以断定牛市来临。直到随后的放量逼空上涨出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牛市才最终来临。而这个时候,断言牛市来临,放手一搏,其实也不算晚,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沪指从2000多点涨到5000点才结束,还有大把机会在等着你。
  所以,大盘这一波强势行情,和2014年下半年比较类似,都是突破年线后的慢牛走势,但还难以断定牛市来临。后市只要继续维持乐观,积极参与行情就行了。真正要断定牛市,或许还需要一波逼空上涨来临才行。
  沪深300指数仓位参考
  昨日仓位:六成
  今日仓位计划:六成
  一、本仓位是结合趋势研究,设置的非实盘仓位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注意投资风险。
  二、本仓位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以实现对指数量化跟踪,避免持仓个股差异影响效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