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陈果:A股已进入阶段性进攻 主线仍是周期股

时间: 2017-09-04  文章来源: 腾讯财经
  腾讯“证券研究院” 陈果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在此前的文章里,我们明确指出,我们对九、十月份市场乐观的理由有四个:
  第一、自上而下来看,PMI超预期显示总量经济并未恶化,有助于周期股的行情延伸。8月份周期股出现调整虽然跟管理层监管收紧有关,但主要因素仍是投资者对经济信心不足。目前供给端维持在偏紧产出,环保督察高压仍在。与此同时,8月份的中采PM达到51.7%,较7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且高出市场预期。说明需求扩张有所加速。很显然,自上而下来看,供给的收紧和需求的扩张有助于周期股的再次反弹,推动市场继续走强。
  第二、人民币升值,外汇占款预期回升,流动性环境有望改善。截至9月1日,人民币中间价升破6.6达6.5909,8月份单个月人民币升值接近2%,年初至今更是超过5%。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本外逃的趋势得到遏制,外汇占款有望转正,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来源。我们认为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将继续保持稳定,人民币升值,外汇占款回升,9-10月份流动性环境有望得到改善,利率水平有望保持平稳,有助于股市的进一步走强。
  第三、中报披露完毕,个股的不确定性因素大为降低,有助于投资者自下而上选股。2017Q2全A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环比2017Q1出现回落,其中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略有下滑,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稳中趋弱。具体而言,2017年第二季度全A、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3.24%(2017第一季度值为22.43%)、12.47%(22.01%)、27.57%(34.28%)和2.23%(9.41%)。其中,创业板剔除温氏股份后回升至24.24%(26.82%);进一步剔除金融后分别为24.41%(52.93%)、25.16%(59.21%)、29.95%(35.84%)和24.24%(26.82%)。
  2017半年报显示,全A、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剔除温氏)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7.43%、16.87%、30.27%和25.22%,剔除金融后分别为38.86%、32.30%、25.21%和35.86%,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从目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商品价格的上涨,我们预计上游和中游的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虽然下半年盈利增速预计出现回落,主要是由于高基数效应影响,但并不代表企业的真实盈利出现恶化,相反全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大概率会好于预期。我们认为中报披露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将更为充分,符合预期的业绩有助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提升。
  我们依然认为当前阶段A股行情的核心主线是周期股。我们近期持续强调市场已进入阶段性进攻模式,周期股是核心,排序焦煤钢铁有色,逻辑持续验证中。这个阶段选择板块看正面逻辑,从盈利到估值,当前周期板块正面逻辑最多最强。因此我们8月下旬以来持续看好周期迎来一波持续行情。这个阶段我们认为周期股的负面逻辑——供给端的政策调整跟需求端的显著下行9月份都不会出现。政策方面,中期看,预计在不影响中游行业重点公司退出的前提下,降低上游行业资产负债率是核心目标。这意味即使未来出现政策调整,至少在推进再融资前,上游的盈利仍将维持高位,对应估值仍具吸引力。需求方面,8月份中观数据预示即将开始的旺季成色较足,库存仍在低位,A股市场进攻期,现货期货价格上涨将推动周期股上行。周期资产负债率降低带动银行估值提升继续,从而带动指数,风险偏好及券商股行情。但周期仍是核心逻辑。综合价格趋势及股票反应预期,重点推荐焦煤、钢铁、电解铝、稀土、化工,金融这个阶段首选券商。
  另外,在股票选择上,我们建议关注一些中报出现反向变化的公司。2017中报业绩共有86家业绩较此前预告反向变化的公司,37家业绩预告较此前正向变化的公司。细分来看,反向变化的公司中有3家公司预盈转亏,35家公司业绩增长由正转负,48家公司业绩增长不及此前预期;正向变化的公司中有3家公司预亏转盈,10家公司业绩增长由负转正,24家公司业绩增长超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