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两大主线掘金高端装备制造主题(附股)
时间: 2017-09-01 文章来源: 金融界
导读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助力中国制造“从大到强”。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中国制造业再繁荣,布局正当时。深挖大制造结构性机会,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
摘要
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助力中国制造“从大到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大到强”的第三阶段。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驱动下,产业工人及工程师红利的人力优势、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等硬件优势、以及市场容量等三大优势使我们“从大到强”具备了起飞条件,而新技术的推广效率和渗透率的优势则可在竞争中弥补原创性短板。
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中国制造业再繁荣。数据显示,17年1-7月几乎所有国家的制造业都在扩张,并且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现了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的现象,中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创下5年新高。我们认为,受设备更替和资本开支驱动的全球朱格拉周期已开启,中国制造业内温外暖,得益于国内外朱格拉周期共振,再繁荣将更具持续性。
制造业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布局正当时。受益于产能出清和全球朱格拉周期,制造业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15年以来,公募基金稳步加仓制造业,近6个季度公募基金制造业配置比例与标准配置比例差值维持在10%左右,较上一轮高点仍有5%以上提升空间。另外,我们跟踪机构调研数据发现,近三个月机构投资者对于制造业公司关注度持续升温,布局大制造正当时。
深挖大制造结构性机会,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制造业优劣分化仍将加剧,冷热不均或为常态,应把握各细分领域景气度的提升带来相应结构性投资机会。本文作为深挖中国制造主题系列开篇,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1)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受益;(2)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撑中国制造“从大到强”,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超16万亿元,我们推出“皇冠明珠”组合:推荐(思创医惠、通威股份、宝钛股份、双杰电气、江特电机、东山精密、骆驼股份),受益(隆基股份、台海核电)。
引语:当中国制造再次走向伟大,我们该驻足观望,还是积极参与?
正文
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助力中国制造“从大到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大到强”的第三阶段。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驱动下,产业工人及工程师红利的人力优势、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等硬件优势、以及市场容量等三大优势使我们“从大到强”具备了起飞条件,而新技术的推广效率和渗透率的优势则可在竞争中弥补原创性短板。
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中国制造业再繁荣。数据显示,17年1-7月几乎所有国家的制造业都在扩张,并且中国、美国、日本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现了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的现象,中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速创下5年新高。我们认为,受设备更替和资本开支驱动的全球朱格拉周期已开启,中国制造业内温外暖,得益于国内外朱格拉周期共振,再繁荣将更具持续性。
制造业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布局正当时。受益于产能出清和全球朱格拉周期,制造业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15年以来,公募基金稳步加仓制造业,近6个季度公募基金制造业配置比例与标准配置比例差值维持在10%左右,较上一轮高点仍有5%以上提升空间。另外,我们跟踪机构调研数据发现,近三个月机构投资者对于制造业公司关注度持续升温,布局大制造正当时。
深挖大制造结构性机会,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制造业优劣分化仍将加剧,冷热不均或为常态,应把握各细分领域景气度的提升带来相应结构性投资机会。本文作为深挖中国制造主题系列开篇,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1)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受益;(2)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撑中国制造“从大到强”,预计2020年市场空间超16万亿元,我们推出“皇冠明珠”组合:推荐(思创医惠(300078)、通威股份(600438)、宝钛股份(600456)、双杰电气(300444)、江特电机(002176)、东山精密(002384)、骆驼股份(601311)),受益(隆基股份(601012)、台海核电(002366)).
引语:当中国制造再次走向伟大,我们该驻足观望,还是积极参与? 正文1. 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助力中国制造“从大到强”
中国制造历史辉煌,正处于“从大到强”的第三阶段。五千年中华文明,在神州上诞生了诸如“四大发明”、丝绸、陶瓷等无数伟大创造以及鲁班为代表的一大批工匠大师,中国制造曾长期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许多中国制造的产品并非质量比外国差,但提到中国制造,往往给人一种山寨、廉价、落后、低端血汗工厂的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近代错失了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从弱到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大到强”的第三阶段。
政策支持思路清晰、不断加码,助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和发展的重要支柱,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其重要性毋庸多言。为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并先后出台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明确提出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指导思想,并在财税支持上不断加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分别比2012年增长63.9%和59.8%;2015年国家财政科技支出比2012年增长25.1%,财政科技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达3.98%。
市场竞争加剧,倒逼中国制造加快“从大到强”。中国制造随着成本优势的丧失,传统要素驱动模式难以为继,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残酷竞争,正加快转型升级。统计局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2-16年年均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高5%,其较快发展得益于研发投入的加码,其16年研发经费比12年增长6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制造业平均水平的近2倍。同时,技改投资成为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13-16年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8.2%,增速比工业投资高5.8个百分点。而新产品开发为改善产品市场奠定了基础,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比12年增长5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比12年提高3.2%。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驱动下,产业工人及工程师红利的人力优势、基础设施产业链配套等硬件优势、以及市场容量等三大优势使我们“从大到强”具备了起飞条件,而新技术的推广效率和渗透率的优势则可在竞争中弥补原创性短板。
2. 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中国制造业再繁荣
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同步扩张,反映全球朱格拉周期已开启。跟踪亚洲、美洲及欧洲19个主要国家PMI,我们发现17年1-7月几乎所有国家的制造业都在扩张,韩国表现最差。同时,受益于美日欧制造业扩张,中国制造业出口交货值迅速回升,17年6月累计增速达10.68%,创近5年新高。并且,中国、美国、日本等纷纷出现了设备投资增速回升的现象。我们认为受设备更替和资本开支驱动的全球朱格拉周期已开启。
中国制造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设备更新和资本支出同步爆发,再繁荣悄然来临。中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从17年开始加速上行。另外,市场普遍认为08年中国“四万亿”投资应对金融危机,造成了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激增,并在此后持续攀升。但我们研究发现,10年以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工业企业实际在去杠杆。进一步结合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制造业投资情况,我们认为大制造再繁荣悄然来临,制造业企业在行业长年不景气,甚至持续亏损的情况下,产能已经出清。而幸存企业普遍变得更加谨慎,盈利改善后,先修复资产负债表,而非贸然增加投资。表现为制造业15年盈利能力开始改善,16下半年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才出现近5年首次回升,17年设备工具购置和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同步爆发。
国内外朱格拉周期共振,中国本轮制造业再繁荣将更具持续性。制造业整体或已供弱于求,一些细分领域已出现严重供不应求,如17年上半年挖掘机销量增速为100.5%,7月重卡销售“淡季不淡”同比大增89%。并且15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供给增速)越发弱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消费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投资增速),这将导致供需缺口持续放大。另外,我们将叉车销量增速与金属切削机床增速作为大制造景气度的先行指标,也预示国内外朱格拉周期共振,中国本轮制造业再繁荣将更具持续性。
3. 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布局正当时
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中国制造的佼佼者,直接受益于本轮大制造再繁荣,其ROE和销售净利率于2015年底开始触底回升,结束了长达5年的下跌趋势。制造业上市公司对于加杠杆相对谨慎,其杠杆比率于2016年底才转升。我们认为,受益于产能出清和全球朱格拉周期,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将进一步改善。
机构投资者对大制造关注度持续升温,布局正当时。根据公募基金季报,15年以来,公募基金稳步加仓制造业,近6个季度公募基金制造业配置比例与标准配置比例差值维持在10%左右,较上一轮高点仍有5%以上提升空间。另外,我们跟踪机构调研数据发现,近三个月机构投资者对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关注度持续升温。我们认为,布局大制造正当时。
4. 深挖大制造结构性机会,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
布局大制造需深挖结构性机会。制造业优劣分化仍将加剧,冷热不均或为常态,应把握各细分领域景气度的提升带来相应结构性投资机会。本文作为深挖中国制造主题系列开篇,我们首推皇冠上的明珠——高端装备制造主题。原因如下:
(1)全球朱格拉周期开启,高端装备制造业最受益。全球朱格拉周期下,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中,装备制造业占40.7%,比5月提高11.3%。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大制造皇冠上的明珠,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本轮大制造再繁荣最受益。
(2)支撑中国制造再次走向伟大,高端装备制造业前景广阔。“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将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7月19日国常会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试点提至国家级,政策更优惠。除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受益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达16.55万亿元。
下表为我们梳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2020年发展目标及相关受益标的。综上,我们推出高端装备制造主题“皇冠明珠”组合。
推荐:思创医惠、通威股份、宝钛股份、双杰电气、江特电机、东山精密、骆驼股份
受益:隆基股份、台海核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