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华创证券:7月下旬以来大宗商品暴涨或导致通胀水平再度回升

时间: 2017-08-2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08月27日讯
  华创证券27日发布研究观点认为,对比本轮金融去杠杆和2013年同业非标去杠杆,无论是在监管对同业链条的作用机制上,还是债务周期和资产价格的差异方面,亦或在监管对于去杠杆目标的锚定和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方面,相较2013年都有所差异,本轮金融去杠杆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传导链条更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并未明显减弱,实体经济的韧性强于预期也使得监管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更大,下半年监管及流动性依对于债市的影响仍将持续。
  金融去杠杆首先压缩资产泡沫,而非抑制经济增长。2014年以来,长期的货币宽松环境催生了股市、债市、房地产和商品市场的资产价格上涨,却没有带来实体经济的大幅上行,金融信用大幅扩张,实体经济却持续低迷,说明流动性宽裕环境下大量资金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带来了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本轮金融去杠杆,监管将“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作为政策重心,货币政策方向收紧改变前期资产泡沫膨胀的外部环境,同业链条调整过程中资产泡沫最先受到冲击。而资产价格的变动在GDP和CPI的核算中影响有限,因此资产泡沫收缩向实体经济传导的链条较长,产生的影响也将较为有限。
  金融去杠杆首先作用于同业链条,压缩资产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对温和,7月下旬以来大宗商品暴涨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水平再度回升,名义GDP将继续维持高位甚至出现反弹,也给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延续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支撑。
  在实际操作中,本轮金融去杠杆监管更加重视区分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在加强同业监管和资产挤泡沫的过程中,努力呵护实体经济,政策选择和预期管理方面注重减少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
  此外,2016年,金融去杠杆的政策目标和锚定指标更加多元化,阶段性目标完成并不代表金融去杠杆的结束。本轮金融去杠杆相较2013年目标更加多元化,抑制债市过度加杠杆投资、限制同业链条的规模增长、重塑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规则和业务模式等等,也使得监管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对债券市场的负面影响也会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