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联通混改引爆概念股 牛散潜伏押注

时间: 2017-08-24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备受市场关注的联通混改方案出台,迅即引发资本对央企混改的关注。而停牌15个月的*ST爱富本月复牌,以及海立股份资本运作实质性升温,则将地方国企混改引入投资者的视线。据记者了解,部分机构和牛散非常看好混改投资机会,已经重仓潜伏相关概念股。
  机构看好混改后市
  近期最劲爆的话题,莫过于中国联通携重大混改方案发布并复牌,在吸引BATJ等互联网大佬及中国人寿等大型国企参与的同时,资本市场也给予热烈回应,复牌后连续两天涨停报收。相关央企概念股洛阳玻璃连续三天涨停,中粮生化、中船科技等也纷纷逆势上涨。
  从地方国企的标杆上海国企改革推进情况看,因为“三元重组”受到市场关注的*ST爱富,在停牌15个月后于本月初复牌;海立股份8月7日公告称,控股股东拟转让全部股权,此后又公告表示终止转让股份。有分析认为,海立股份目前依然停牌,表明上海国企改革继续在实质性推进。今年6月,浦东科投股权变更,管理团队成为实际控制人,国资持股比例下降至49%。
  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近期神华、国电停牌,中国联通、东航物流混改落地,以及恒天国机重组等,印证国企改革政策正加速落地。从地方推进情况看,浦东科投 MBO标志着上海国企改革“再度启动”,各个地方国企改革也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沪上某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表示,非常看好国企改革接下来的机会。在他看来,这是重大战略性主题机会,但在当前整体弱势行情之下,布局混改的核心要看相关概念股的真实价值,主要包括公司的行业地位、核心竞争力、在混改之后可以得到哪些竞争优势,以及可以得到哪些政策扶持措施等。
  牛散潜伏概念股
  中国联通复牌后混改预期迅速升温。记者统计发现,不少相关概念股已有部分机构和牛散提前潜伏,其中牛散顾鹤富潜伏了*ST三维、*ST爱富、海立股份等。
  根据统计数据,早在2015年四季度,顾鹤富就买入三爱富356万股,在本月复牌前,依然持有389.4万股。正在停牌期的*ST三维2017年半年报显示,顾鹤富持有157.8万股。海立股份半年报显示,顾鹤富持有406万股。
  除了押注多个概念股的顾鹤富以外,上述公司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多位个人持股人,海立股份十大流通股股东包括蒋根青、林镇铭、王桂英。从今年3月28日起停牌至今的*ST三维,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包括陈钢、张元贵、林瀚、杨旭、李国英等个人股东,除了林翰以外均为一季度新进。
  深圳某私募基金经理认为,作为重大主题投资机会,国企混改值得重点关注。一般投资者可能基于改革预期或者听消息予以布局,倾向于押注个别概念股,但作为机构投资者,布局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通过分散布局构建“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