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波动再现 A股投资布局精细化
时间: 2017-08-2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市场近期瞬息万变,在布局周期、白马的思维定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创业板已经悄然涨近10%。上周中小创表现突出,但热点切换的情况下主线尚不明朗,前期赚钱的板块滞涨乃至回调,创业板也面临上涨之后的分化,细化投资大概率来临。当前,可谓什么地方都有机会,但什么地方机会都不那么大了。此时,更需要投资者重个股轻指数,从细分行业中寻找估值与业绩匹配的个股,进行精细化投资。
热点切换滞涨明显
上周,A股市场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小创领涨,主板上涨乏力。一周累计涨幅来看,创业板指上涨4.57%,中小板指上涨3.93%,深证成指上涨3.14%,上证综指上涨1.88%。总体来看,中小创整体占优,主板上攻乏力。不过上周五热点再度切换,随着国企改革相关概念股的活跃,房地产、交通运输、石油石化等板块表现良好,带动主板微涨。
尽管如此,上周乏力状况已经较为明显。前期表现较强的有色金属、家电、银行和钢铁板块均未上涨超过1%。相对而言,计算机、通信、电子元器件板块的累计涨幅分别达到7.82%、6.12%和4.65%。
诚然,在A股各板块基本已经轮番上涨了一遍的情况下,资金暂时难以寻找到继续积极介入的理由,转而对前期相对滞涨的中小创发起了博弈。最新数据显示,融资客在上周四加仓的主要板块是计算机、电子和化工。
由此,沪深股通资金兑现意愿提升。上周五,沪深股通资金双双遭遇净卖出。其中,深股通净卖出10.61亿元,而实际上,近30个交易日以来,仅有8月11日净卖出1.27亿元,其余交易日均为净买入。这使得上周深股通合计净买入额被压缩到了9.85亿元,8月以来的净买入额为62.42亿元。
沪股通上周五净卖出0.1亿元,尽管金额不大,不过沪股通近期持续低迷。自8月10日以来,沪股通仅有8月16日获得1.49亿元的净买入额,其余交易日均为净卖出状态。由此,上周沪股通合计净卖出4.62亿元,8月以来合计净买入58.52亿元。
从近7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的明细情况来看,五粮液、贵州茅台、蓝思科技的净卖出额最高,分别为6.51亿元、6.49亿元和4.47亿元;与此同时,净买入额居前的是长江电力、海康威视,净买入额分别为8.33亿元和6.28亿元;平安银行、格力电器的净买入额也均超过4亿元。
从行情上来看,净卖出额居前的个股近期的确正经历着高位震荡乃至回调的情形,净买入额居前的个股则在近期维系较强的格局。
A股低波动趋势仍不明
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无可避免地步入了低波动之中。尽管近两周市场风格轮动越来越快,但指数仍维持在3200-3300之间窄幅波动,市场尝试做了2次“方向性”选择(8月2日突破3300点后下跌、8月11日接近3200点),但均未成功。
当前,周期股主升浪趋近尾声,但是创业板暂难挑起大梁。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周期股超额收益已不少,主要上涨阶段结束了。周期股后续盘整反复的概率更大,大幅暴跌的概率较小。原因在于:第一,从逻辑上看,资源品这波上涨动力是去产能和环保的政策力度大,政策这么做的深层次原因是化解银行债务风险,预期政策会持续,中钢协已经定性近期钢价上涨是炒作。第二,从资金来看,商品期货的投资者是资源股行情的发动机,他们通常比较短期灵活,这一点跟白马消费的配置主力机构外资有本质的不同,外资是龙马股的长期多头。创业板反弹行情更类似于2012年初至2014年的主板,在盈利增速回落趋势未扭转情况下,大机会还需要等待。
而且,随着创业板行情的深入,后市板块出现分化的概率也在增大。中信建投证券指出,后市资金会逐步由小盘超跌股向有业绩支撑的创业板蓝筹转移,业绩会越来越受重视。
在切换、分化的情况下,大盘运行于框架之中,尚未到方向决断之时。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杰认为,“防控金融风险”基调下,政策“有形之手”仍是市场绕不过去的“平抑”因素,使得指数涨跌均受限;而波动率被纳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考量指标后,市场缺乏“大涨大跌”的基础。短期内更重结构,建议以低估值品种为“盾”,以供给收缩周期为“矛”;预计四季度随着经济下行、外围偏紧和维稳预期减弱,市场的不确定性会上升,若国内政策及流动性未见“对冲”,会使得指数存在向下突破可能。
精细化投资时代来临
当前,市场不上不下的情况下,投资者宜淡化指数及仓位选择,更应该关注结构和风格的边际变化。其中,低估值品种、供给收缩品种仍然值得关注。
荀玉根认为,展望后市,消费和金融将重新接力,国改将成为新亮点。在业绩为王的震荡市下,消费金融在经历短暂的休整后有望继续接力后市。国改方面,8月16日联通公布的混改方案超市场预期。国改2.0阶段从资产整合、各类激励进入股权结构调整阶段,以联通为代表,国改尤其混改有望再突破。此后两个交易日国企混改指数上涨4.5%,国资改革指数上涨4.1%。回顾今年国改主题明显滞涨,1至8月中国企混改涨0.8%,国资改革指数跌5.7%,大幅跑输市场。国企改革板块目前总市值达6.7万亿元,占A股的11.3%,国改主题回暖将利于带动后市行情向好,国改有望接力后市行情。
陈杰维持配置低估值品种(金融、建筑)的观点,同时对供给收缩的周期品(钢铁、电解铝、化工、造纸等)仍不悲观;消费股方面,在利率缓和背景下需注重盈利及估值匹配,建议收缩战线,结构来看地产后周期品种可能存在一定压力;而对于市场近期较关注的小盘风格,其“业绩底”尚未出现,更多体现为超跌反弹的特征,尽管存在自下而上的个股机会,但在存量博弈背景下尚不具备反转的“大逻辑”。
方正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任泽平认为,2017年A股的核心逻辑是新周期和估值重构。三季度需求韧性强、市场自发出清叠加供给侧改革加码扩围和环保督查,供求缺口扩大,我们维持经济多头判断。A股市场推荐两个方向:供给出清新周期,无论是消费、周期、金融还是真成长,寻找估值和业绩能够匹配;三季度主题投资正当时,推荐混改、京津冀、雄安、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军民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汽车等。
券商观点
兴业证券:上周市场反弹,短期内指数风险较小,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虽然指数在触及3300后一度快速调整,但由于“存量博弈格局尚未打破”,且“经济及流动性仍维持平稳”,因此“不需过度惊慌,反而应趁着调整窗口布局”。
上周联通混改方案落地,带动板块如期大涨。后续,风险偏好升温叠加政策性催化剂频出,“红旗”将继续“招展”,除国企改革外,建议关注债转股、“一带一路”、“京津冀3.0”等板块。
中长期,建议继续布局核心资产,坚守龙头主线。近期伴随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撑或估值过高的标的也开始异动。而我们认为,A股已经进入配置为王的时代,配置的主线就是各板块龙头,龙头就是A股的核心资产。无论是消费股、周期股、成长股或金融股,都应筛选其中龙头,当市场波动导致这些核心资产出现调整时,更应趁着调整窗口布局。
申万宏源证券:上周国改的关注度迅速提升,一方面是因为联通作为混改的标杆企业,其混改方案本周终于公布,虽然随后撤回,但也引发了很大关注。另一方面,也因为近期周期主线的分歧加剧,部分投资者们退出周期,开始寻找新的市场合力方向。当前,国企改革就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合力方向。
首先,从2015-2017上半年,国改1+N的顶层设计文件已经基本完成,之后国改方面的重点工作,就是按照之前的顶层设计蓝图和试点企业积累的经验,去以点带面地铺开,进入具体的“施工期”。各项改革试点的扩围预期都不断提升,下半年催化会比较密集。
其次,6月以来国改提速明显,导致市场关注度快速提升,这其实是形成合力方向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其实上半年国企改革的推进程度客观来说,比较欠缺持续性,地方上有一些亮点,但没有形成板块性,那么6月以来步伐显著加快,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下半年国改的投资主线第一个就是央企重组,第二个就是混改。央企重组推荐重点关注煤炭、钢铁、电力、重型装备四大领域。地方混改方面上海依旧是国改领头羊,7月以来提速明显。此外,山西省有望成为国改黑马,6月22日地方的国改纲领性1+4文件刚刚出台,明确2020要进入全国国改的第一方阵。
天风证券:8月份,市场尚未出现系统性风险的信号,不必悲观,调整就是机会。当前的思路是淡化风格、均衡配置,下半年金融、供给侧有明确限产规模和时间的周期股,估值与增速匹配的消费白马股,以及优秀的成长股都会有表现,但依旧要业绩为王。
创业板中瑕不掩瑜,一些依靠内生保持高增速的公司在估值切换的过程中会走出来。但需要警惕的是,风格还没到趋势性切换的时候,对于依靠外延并购并且业绩承诺马上到期的公司,仍要保持一份警觉。
中信证券:ERP显示全球股市风险偏好分化,但在2017年相对稳定;而远期P/E显示部分发达经济体股市估值相对较高,新兴市场股市估值仍然有吸引力。虽然短期地缘风险压制了全球股市的风险偏好,但是,莫为波动遮望眼,相对估值和经济预期分化的影响下,A股依然能继续受益于外资流入,预计人民币汇率也将继续稳中有升。
周期品链上8月景气依旧向好,煤炭、有色、建材和各类化工品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毛利率提升相关行业ROE水平,未来景气将更看投资需求端。除周期品外,其他值得关注的景气向好行业:一是外贸复苏下航运港口的景气指标位于高位,叠加供给侧因素,港股海运已经反映盈利复苏,A股上可关注集运板块;二是下游消费端,新能源车链和乳业的景气度触底复苏,LED照明替代传统照明值得关注,维生素价格环比出现大幅上涨,传统的家电空调和白酒景气度依旧较好;三是大金融和TMT领域,继续看好保险的内生价值,偏好港股,电子领域的OLED景气在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