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市公司重磅新闻全览
时间: 2017-08-18 文章来源: 中财网
从今年5月末停牌至今,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简称中国重工)的债转股方案终于水落石出。8月17日,中国重工发布的关于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显示,拟引入八名投资人以债权或现金的方式对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船重工)、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船重工)增资,合计投资金额为人民币 218.68 亿元,其中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将分别投入50.34亿元和20亿元进行债转股。
也有AMC人士向21媒体记者表示,中国重工的做法是央企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降低杠杆率的典型做法。方案中也主要是两种不同的模式,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采取的是收购金融机构债权再转为股权,而其他投资者则是以现金增资获得股权的方式偿还债务,两种方式都能降低企业的负债,增加资本。
债转股+定增还债模式
自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来,市场化债转股的签约项目接近1万亿,但主要以银行为主,参与程度有限。
中国信达发布的消息称, 8月15日该公司与中国重工及其子公司大船重工、武船重工签署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协议,约定中国信达对中国重工下属两家子公司实施总额50.34亿元的债转股,其中大船重工31.5亿元、武船重工18.84亿元。
四大AMC之一的中国东方也对大船重工实施了2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
中国信达有关人士表示,作为以不良资产经营为核心主业的金融央企,在上一轮政策性债转股开展过程中,承担了国家近50%的债转股任务,积累了丰富的债转股经验。在本轮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工作开展过程中,中国信达积极参与国家降杠杆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场化债权转股权工作的开展。中国信达已累计对几十家有债转股意向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西昌矿业等多家企业的债转股方案正在落地过程中。
中国信达认为,近年来,中国重工出现了暂时性困难,面临由于业务结构调整带来的现金流紧张及财务负担较重等问题。但中国重工整体信用状况较好,是生产装备、产品、能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龙头,指导意见中鼓励对发展前景良好但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的要求。
根据中国重工的公告,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两家AMC的债转股方式是先购买了标的公司的金融机构贷款债权,然后再以债权出资的方式向标的公司增资,投资金额合计70.34亿元。而其他6家央企对两家标的公司都是以现金的方式进行增资,标的公司募集的148.34亿元再用于偿还债务。
中国重工的本次债转股计划已获得董事会通过,但尚需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并取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复。也有知情人士表示,"这些审批问题都不大,早在6月底相关的备案和报批都差不多了。"
八大投资者都是谁?
中国重工的公告也显示,本次债转股构成关联交易。因为各方的合同中约定,"在投资人接受中国重工向其定向发行的中国重工股票为对价收购其所持有的标的公司股权的情况下,投资人与中国重工的一致行动关系,并且应持续有效至其取得中国重工股票之日起36个月届满日止"。
八家投资者与大船重工和武船重工的控股股东是一致行动人,并同意应按照中国重工的决定行使股东投票权。并且明确投资人将除股票收益权以外的所有权利委托给中国重工,确保在中国重工的公司决策上与中国重工保持一致。这就意味着,新参与增资的八家股东不会实质介入标的公司的经营管理。
也有知情人向21媒体记者透露,中国重工下一步会进行混改,不排除中国重工会向这些投资者发行股票来置换持有的两家子公司的股权。
除了中国信达和中国东方,还有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简称国资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简称国调基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人寿)、华宝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宝投资)、深圳市招商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招商平安)、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简称国华基金)六家机构与中国重工签署《投资协议》,约定分别以现金对标的公司进行增资,投资金额合计148.34亿元。
这个投资者阵容可谓空前强大。其中投资额最大的国资基金,本次出资80亿元。国资基金设计规模高达2000亿元,首期规模即达到1000亿,主要投资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项目,目的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本次增资中国重工22.16亿元的国调基金同样是注册千亿级别的国家队,总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其成立目的在于促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国人寿作为大型保险公司,总资产高达3.3万亿。华宝投资来头也不小,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平安是深圳首家地方AMC,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招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招商局子公司。国华基金主要是投资军工企业和军民融合项目的大型国有基金。
据了解,本次增资所有投资者的价格均相同,投资人对大船重工投资额为164.78亿元,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增资价格为2.5586元,对武船重工的投资额为53.9亿元,每1元注册资本对应增资价格为3.2948元。
截至 2017年4月30日,大船重工的总资产为961.06亿元,净资产为190.7亿元;今年前4月实现营业收入36.2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亿元。武船重工的总资产为374.04亿元,净资产为67.46亿元,2017年1-4月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0.76万元。 (原标题:中国重工债转股落地 八大央企投资218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重组催生北方水泥巨无霸 金隅冀东备战雄安开发建设
原标题:重组催生北方水泥巨无霸金隅冀东备战雄安开发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雄安新区建设,让金隅冀东水泥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金隅冀东水泥总经理于九洲15日在北京总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他直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引发资本市场对金隅冀东水泥的异常关注。目前可以肯定,雄安新区建设对水泥的需求量很大,保守估计会有300万吨至500万吨,乐观估计甚至可达千万吨。
于九洲坦言,雄安新区建设最大的受益者应该就是金隅冀东。待相关规划落地和推进,利好将实质性兑现。自去年金隅与冀东水泥强强联合后,目前金隅冀东公司在整个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良好,今年全年的运营指标将非常亮丽。在上述大背景下,这次战略重组的平台效应将越来越显现。
战略重组平台效应显现
于九洲告诉记者,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严峻考验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2016年春天金隅集团与冀东水泥达成战略重组、融合发展的共识,两家企业强强联合,北方水泥巨无霸横空出世。
"大企业谁也吃不掉谁,所以要摒弃'唯我独大'的心理,要学会联合发展。"于九洲告诉记者,金隅和冀东战略重组是基于宏观经济形势、水泥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实际情况做出的自发行为,重组后的协同效应最大。当然,从更高的层面来看,金隅冀东的重组,还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催化的成果和结晶。
据介绍,战略重组后,冀东水泥原有的市场,成为重组后新冀东水泥加速发展的广阔舞台;金隅股份所拥有的综合优势则为新冀东水泥注入了强大活力。重组后,水泥熟料总产能在京津冀的占比将达到50%以上,成为区域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不再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战",取而代之的是,企业效益凸显。重组后,昔日的竞争对手成为"一家人",都把以往在市场上恶性竞争的精力腾出来放在了企业升级换代、优化产品结构、相互助推发展上。据悉,重组初期金隅累计向冀东提供资金支持约100亿元,从根本上化解了冀东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的风险,使冀东水泥的生产经营得以平稳运行。
据记者了解,重组之后,金隅冀东在环保领域协同创新,特别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方面,借助金隅先进的环保和固废处理技术,冀东水泥将现有部分企业生产线上进行复制,使水泥企业从单纯的水泥生产者向城市"净化器"新型企业转变。一旦获得政策层面的利好支持,公司将插上另一个翅膀。
迎接雄安开发历史机遇
除了企业自身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更让金隅冀东水泥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引发资本市场对金隅冀东水泥异常关注。后者正迎来长期的利好。
于九洲笑言,多家机构都对雄安新区建设的水泥需求量进行了估算。其中,保守者估计会有300万吨至500万吨,乐观者甚至估计可达千万吨。而得益于金隅与冀东水泥强强联合后对市场控制力的显著提升,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应该就是金隅冀东水泥产业。当然,他同时表示,目前雄安新区还在规划阶段,需要等待相关规划的落地和建设项目推进后,利好才将实质性兑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水泥行业产能仍绝对过剩,小散式水泥公司面临"环保欠账"的清算,这使得整个京津冀区域的水泥行业整合空间非常大。水泥专家林诠认为,如果政府能再推出一些政策法规,加强节能减排的要求,约束规范企业,加大在税收、质量、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执法力度,金隅冀东水泥产业将再上一个大台阶。
中车集团间接参与联通混改 参与名单应无大出入
中车集团间接参与联通混改
参与混改的投资者名单应无大出入
中车集团间接参与联通混改
参与混改的投资者名单应无大出入有券商TMT分析师在与媒体记者交流时认为,这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联通方案跟证监会规定形成不了大的冲突。联通的方案已定,最主要的应该是一些程序上的细节以及与一些合作伙伴没有沟通到位引起的反弹。这里面有些公司是在联合投资体里进入联通混改的。"
参与混改的投资者名单应无大出入
有券商TMT分析师在与媒体记者交流时认为,这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联通方案跟证监会规定形成不了大的冲突。联通的方案已定,最主要的应该是一些程序上的细节以及与一些合作伙伴没有沟通到位引起的反弹。这里面有些公司是在联合投资体里进入联通混改的。"
好事多磨的联通混改状况频出。
在8月16日晚间公布史上最大力度混改后,联通A股撤回了相关公告,昨日又先后发布A股和港股的停牌公告。
关于公告撤回,联通公告称,"因技术原因,本公司已申请继续停牌。本公司将在三个交易日内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和其他相关文件并复牌"。
昨日上午,媒体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信息是,继续停牌并不涉及本次混改及发行方案的任何实质变化,仅是流程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有些预案的文字表述还有待确认)。但这个说法随后也被有关方面撤回。
与此同时,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公告称,并未参与联通A股新股认购。不过,据媒体记者了解,其控股股东中车集团旗下中车金证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基金间接参与了此次混改。
监管部门不满混改方案?
分析师称与规定并无大冲突
有知情人士向媒体记者透露,联通A股混改公告刚发出就撤回的原因,可能是监管部门不满混改方案。"听说监管部门对联通混改的方案不满意,可能是没有按照他们以前的预想写,所以才撤掉了。至于哪里不满意我也不知道了。这么大的混改,刚发出就撤回,的确有些不严谨。"
媒体援引市场人士分析称,中国联通此次发行的方案与证监会2月份新发的定增新规有两处相悖,关系到此次定增最核心的内容,定价和入股比例。一位参与发改委专家组成员曾在六月初表示,定增价格和比例问题正是联通混改的最大技术性障碍,最后是否能得到豁免,还需要找中央领导或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确定是否之后凡是涉及国企混改、引进战略投资者就可以不受上述规则限制。
不过,有券商TMT分析师在与媒体记者交流时认为,这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也研究了,联通方案跟证监会规定形成不了大的冲突。联通的方案已定,最主要的应该是一些程序上的细节以及与一些合作伙伴没有沟通到位引起的反弹。这里面有些公司是在联合投资体里进入联通混改的。"
中车集团间接参与混改
投资者名单应无大出入
公告发布时,媒体记者就注意到,联通A股公告的战略投资者名单多表述为腾讯、百度这样直接的公司名称,而联通港股公告的名单则多表述为腾讯信达、百度鹏寰、京东三弘、阿里创投这样的投资体。
联通A股公告的战略投资者名单,分别为中国人寿、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苏宁云商、光启集团、前海母基金、滴滴出行、网宿科技、中国中车、用友软件、宜通世纪、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
联通港股公告,具体为中国人寿、腾讯信达、百度鹏寰、京东三弘、阿里创投、苏宁云商、光启互联、淮海方舟、兴全基金、结构调整基金等。
媒体记者向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核实,在沪港两地上市的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参与此次联通混改,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旗下中车金证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基金间接参与了此次混改。
公开资料显示,中车金证成立于2007年7月10日,法人代表为张军,注册资本7.05亿元,经营范围为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管理咨询等。
与此同时,昨日,A股参与联通混改的公司,除中国人寿外都已停牌。网宿科技、苏宁云商、宜通世纪、用友网络均公告称,拟参与中国联通混改事项,因相关事项对公司影响较大,股票自2017年8月17日起停牌。
中国人寿公告称,公司拟参与中国联通混改事项,经核实,相关事项所涉及的对外投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15%,未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应当披露标准。
也就是说,联通混改方案的投资者名单应该没有大的出入。(.证.券.日.报.)
吉华集团业绩惨淡陷破发风险 安信证券保熊股成套路
2个月前上市的吉华集团,近日又"火"了一把。数据显示,该股在近3个月上市的次新股中,股价涨幅排名垫底。一时间,安信证券作为吉华集团的保荐机构,再次被市场聚焦。
过去三年,吉华集团营业收入、净利润、主营业务毛利率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呈现大幅下滑趋势。2017年一季度,吉华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减少73.82%。
而安信证券保荐上市的熊股,远不止一个吉华集团,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ST锐电(华锐风电)。华锐风电上市后麻烦不断,风机事故、裁员风波、财务丑闻、高管换血,2013年、2014年华锐风电因虚增利润等原因遭证监会两次立案调查,并且遭遇28亿元的债券兑付危机。更因华锐风电财务造假,证监会决定在2015年3月4日至6月3日期间,暂停安信证券保荐机构资格。如今的*ST锐电,已经沦为一元股,且面临退市风险。
安信证券保荐给股民留下的"一地鸡毛",还要加上去年9月9日上市的三角轮胎。截至昨日收盘,该股股价为24.45元,相较于发行价22.07元涨幅仅为10.78%。三角轮胎去年9月20日达到最高点50.99元以后,即开始步入漫漫"熊途",至今股价仍无起色。
吉华集团业绩惨淡 陷入破发风险成最熊新股
根据数据统计,近3个月上市的次新股中,吉华集团涨幅排名垫底,仅上涨33.08%。且该股上市第4天打开涨停板,并在当日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高价32.98元,此后股价一路下滑。
截至8月17日收盘,吉华集团报22.89元/股。吉华集团这一股价距离发行价17.2元,仅剩下不到3个跌停板的距离。
吉华集团2017年6月15日登陆上交所,该股上市之后,中国经济网曾发布《吉华集团数据两大悬疑 三年内分红7亿上市募5亿补血》一文,分析吉华集团存在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数据等问题。
吉华集团主要从事染料、染料中间体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染料主要包括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等产品,主要用于纺织品的染色和印花。染料中间体主要包括H酸等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染料。 吉华集团本次发行数量为10,000万股,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
2014-2016年,吉华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94,937.62万元、291,649.47万元和216,032.72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3,897.53万元、66,836.58万元和38,227.04万元;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65%、41.46%和34.45%,呈现逐年下滑态势。
受毛利率下滑的影响,该公司净利率亦呈现逐年下滑态势,2014-2016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31.53%、25.25%和19.88%。
吉华集团在招股书中称,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不断淘汰和整合,我国染料生产的集中度在不断提高,行业内具有规模、技术、资金和先发优势的企业,如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等均已经发展成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企业集团。
而对比吉华集团提及的三家同行企业发现,吉华集团的营收规模是闰土股份的一半,仅是浙江龙盛的六分之一。从3家企业2016年的业绩来看,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下滑。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吉华集团2016年净利润分别下滑24.35%、10.04%、42.80%,尽管浙江龙盛、闰土股份有所下滑,但相比吉华集团下滑超过40%仍相差甚远。
此外,吉华集团公布的2017年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73.83%。但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均已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从近期3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就可见一斑。
华锐风电钉在保荐耻辱柱上 三角轮胎熊如旧
事实上,吉华集团并非安信证券保荐的唯一面临破发风险的次新股。
同为安信证券保荐的次新股三角轮胎,于2016年9月9日上市,发行价格22.07元/股,首次发行2亿股,首发募集资金44.14亿元。2016年9月20日收盘价达到最高点50.99元/股以后,开始步入漫漫"熊途"。
三角轮胎主营业务为轮胎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99.40%。公司于2016年9月9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发行价格为22.07元/股,首发数量为2亿股,募集资金总计44.14亿元。
三角轮胎上市以来的最低价,出现在利润分配实施前不久的7月17日,当日大跌6.31%,次日盘中最低价达到23.61元/股,距离发行价格仅差1.54元。截至8月17日,该股最新收盘价为24.45元/股,相较于发行价涨幅仅为10.78%。
同时,三角轮胎还身陷专利纠纷并败诉,中国经济网在此前发布的《三角轮胎专利纠纷败诉 耐久性能不合格上"黑榜"》一文中详细报道过该事件。2015-2016年度,广东省工商局对省内流通领域的汽车轮胎商品质量进行了抽样检验,三角轮胎因耐久性能不合格上"黑榜"。
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结果显示,三角轮胎在与普利司通的一起专利诉讼中败诉。2013年10月,普利司通向中国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认为三角轮胎侵犯了普利司通专利权。2015年7月,法院认定三角轮胎侵权成立,对此判决三角轮胎提出上诉,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6年1月宣判维持一审判决,普利司通仍被判侵权。
今年一季度,三角轮胎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36.31%,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跌2.63%。7月24日公司公告2016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证券在保荐业务上一直步履蹒跚,其保荐的华锐风电上市后即遭遇业绩变脸,并被曝财务造假。
2011年1月,由安信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和保荐人的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高价,发行募资94.59亿元,成为当年除中国水电(募资135亿元)之外IPO第二大单。
在2015年3月6日,安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因华锐风电财务造假,作为保荐机构的安信证券在持续督导期间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决定在2015年3月4日至6月3日期间,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
不仅如此,华锐风电上市后即遭遇业绩变脸。其当年的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分别为95.1亿元、5.9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48.66%、72.84%。此后,公司业绩一蹶不振,2012-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83亿元、-34.5亿元、0.81亿元、-44.52亿元和-31亿元。
如今已更名为*ST锐电的原风力发电设备龙头企业,正面临退市风险,该股股价自2017年4月正式步入一元股行列,市值蒸发逾700亿元,只余30万股民在苦苦挣扎。
宜宾纸业疑遭资金操控 股价上演旱地拔葱
宜宾纸业本周二股价再度遭遇"闪崩"。在经历两个连续跌停板之后,昨日宜宾纸业又以跌停开板,26.07元/股的开盘价直接击穿4月份"闪崩"时的低点。
不过市场总是变化莫测,就在多数投资者以为宜宾纸业将封死跌停之际,该股仅用4分钟便上演"旱地拔葱",从跌停拉升至大涨近8%,振幅高达17.71%。随后宜宾纸业震荡走低,截至收盘跌0.35%。通过近期一系列的交易数据分析,该股有可能已被资金强势控盘。
宜宾纸业多次闪崩
8月15日,宜宾纸业突遇股价"闪崩",股价直接跌停。当日开盘,宜宾纸业便出现跳水式的下跌,9点48分时即躺在跌停板之上。通过盘面数据显示,就在触及跌停前两分钟,宜宾纸业共计遭到2200手左右的卖单抛出,成交总金额也就700余万元。砸盘金额虽小,但威力巨大,也正是这区区数百万元就将该股压在跌停。
近期,A股市场频频出现个股盘中"闪崩",似乎正成为正常态。在这类股票中,宜宾纸业则是常客,该股自4月份以来已经遭遇多次"闪崩",而此前几次皆转危为安,实现"V"型回升。
回归到此轮暴跌,其实宜宾纸业砸盘方也并未动用太多筹码。承接8月15日无故跳水跌停后,宜宾纸业又于8月16日躺在一字跌停板上,当日的交易没能激起任何一丝波澜。
从8月14日闪崩当天的交易数据来看,该股卖一东北证券武汉水果湖路营业部抛售筹码也仅有2856万元,其余4家席位合计卖出4877万元;在买方中,前五席合计仅买入2239万元,资金参与交易热度较低。
尤其是在8月16日,宜宾纸业全天成交金额只有1912万元,卖一大通证券武汉中北路营业部和卖二东方证券成都建设路营业部联手卖出1600万元,占据当天成交总额的84%。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宜宾纸业砸盘方并非清仓式出货,而是有意识的洗盘操作。
经历了两个交易日的小额砸盘后,宜宾纸业终于在昨日出现了大额抛单。
根据昨日龙虎榜数据显示,申万宏源上海杨浦区隆昌路与中信建投长沙市芙蓉路占据卖方前两席,两家游资合计卖出9576万元;东兴证券重庆邹容路、大通证券武汉中北路、广发证券惠州下埔路卖出金额均在1200万左右,前5家卖方席位合计卖出1.33亿元;反观买方,以招商证券深圳福明路为首的5家营业部合计买入3186万元。可以看出,卖方力量明显占优。
资金操控迹象明显
宜宾纸业的第一次闪崩发生在4月17日,当日该股午后开盘便直线掉在"地板"上。随后,4月18日-19日宜宾纸业再度被砸在跌停板上,4月20日该股跌停势头得到遏制,当日跌幅控制在7%。
根据4月17日-19日龙虎榜数据显示,中信建投广州体育东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杭州四季路营业部可能是闪崩的推手,这两家营业部在三日交易中短线操作明显。中信建投广州体育东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杭州四季路营业部分别卖出宜宾纸业4087万元、2131万元,同时又分别买进该股7626万元和1479万元,总体来看砸盘资金并不多。
在4月20日之后宜宾纸业开启了新一轮的拉升行情,至6月21日该股股价冲高到42.98元/股,区间涨幅超过55%,其股价重回暴跌前的水平。
有职业投资人士曾对记者表示,宜宾纸业被资金控盘迹象显著,且操盘方实力强劲。4月17日-6月21日期间,该股控盘方仅利用4000多万元的抛单就能将该股连续砸跌停,而后又持续吸筹,数个交易日后就将实现逆转拉升。5月3日-6月15日期间,这个"庄家"将宜宾纸业强行摁在36元/股一线,这段时间日均成交额基本都在4000万元以下。
而7月17日及8月2日的闪崩,宜宾纸业均能在碰触36元/股后迅速反抽,这更像是"庄家"的倒手调仓之举。
对于8月份以来的数次"闪崩",一位成都资深投资人士认为,这说明操盘宜宾纸业的"庄家"压力巨大。实际上,宜宾纸业流动性缺失,股价处于高位又没人买,散户都能砸出跌停。在此局面下,大资金是出不来的,8月17日宜宾纸业集合竞价在跌停价,成交近4万手,可能是里面的资金对倒吸引跟风盘,借以打开跌停出货。但从全天走势和龙虎榜数据来看,宜宾纸业吸引的跟风资金并不多,而"庄家"则已部分出货。
针对近期股价异常波动的情况,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致电宜宾纸业,其董事会秘书王强表示,管理层对此也比较费解,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不太清楚市场资金操纵目的。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宜宾纸业股本较小,并且一直被外界认为存在重组预期,这些因素或许促使资金参与操作。
王强进一步强调,宜宾纸业国有股权居多,公司管理层主要是负责生产经营业务,并不能把控资本对二级市场股价的操控。但实际上,宜宾纸业也希望股价平稳波动,一直都在与监管层保持沟通。
中国联通混改后的创新才是真考验
在被纳入首批央企混改试点单位近一年后,联通集团的混改方案现身,根据已公布的信息,中国联通A股拟采取"非公开发行+转让老股+股权激励"等方式进行混改,交易总额近780亿元。
混改后手持重金,中国联通如何追赶移动、电信将成为新的焦点。不过,中国联通的现状并不乐观,特别是上半年的净利润虽有所增长但仅能称为微利。在中国移动的强势介入下,联通的固网宽带业务面临挤压,不仅用户数增长缓慢,而且资费也有下降;另外,移动通信业务虽然在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后有所增长,但是增速与中国移动相比仍然偏低。
今年9月1日,三大运营商将取消长途、漫游费,虽然总额并不大,但是对于微利的中国联通而言,落实提速降费影响不小。也正因此,中国联通表示,市场竞争将会周期性加剧,公司预计下半年财务表现将面对较大压力。
根据中国联通已披露的信息,拟将此次混改募集的资金用于4G及5G相关业务和创新业务建设,聚焦重点业务,推进战略转型。
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移动视频业务高速发展,4G用户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高,移动数据流量的消费量高速增长,对4G网络进行持续扩容和能力提升刻不容缓。除了补齐4G短板,对于中国联通而言,更具看点的或许是5G和创新业务。
此次混改通过资本的合作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联通的"朋友圈",而这些都有望成为中国联通发展的新动能。尤其是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已经让中国联通尝到了甜头。上半年互联网渠道对中国联通净增用户贡献近2000万户,未来也有望进一步代替实体渠道提升业务发展效率。而垂直行业公司未来可能与中国联通加深在物联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合作,通过资源和技术的引入,实现双方共赢。
3G时代,中国联通拥有世界最成熟的WCDMA制式牌照,但是4G时代到来后,中国联通未能及时转向,寄希望于通过继续提升3G能力来与移动4G抗衡。但是结果也很明显,移动借由4G不断开疆拓土,联通的市场份额则逐渐下滑。
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4G与5G将并存运行,这就决定了中国联通需要在4G和5G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好缩短4G差距与加强5G创新建设,或许才是对中国联通真正的考验。
兰州黄河前两大股东存复杂股权关系 遭交易所问询
兰州黄河(000929)实控人增持事项引起深交所问询,公司控股股东收到了关注函。深交所同时关注到,兰州黄河第二大股东湖南昱成持有公司控股股东新盛投资的股权,因此询问二者是否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查询得知,湖南昱成还持有新盛投资控股股东新盛工贸相当数量的股权,而按照之前的重组方案,湖南昱成旗下的鑫远集团本要借壳兰州黄河上市,复杂的股权关系也同时会被梳理。无奈的是,借壳被股东大会否决,最终流产。
梳理股权关系可以发现,杨世江通过控股新盛工贸来控制新盛投资,进而控制兰州黄河;另外,新盛工贸、富润地产直接持有兰州黄河少量股份。如果按比例层层计算下来,杨世江间接持有兰州黄河的股份仅有6.7%左右。
而反观二股东湖南昱成,不仅持有新盛投资和兰州黄河的股份,还持有新盛工贸45.95%的股份。粗略计算,湖南昱成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兰州黄河股份达到24.74%。而湖南昱成的股东非常简单,谭岳鑫持有95%股权,他的女儿谭亦惠持有5%股权。
而之所以杨世江能够实际控制兰州黄河,就是因为其在新盛工贸上的持股比例略高于湖南昱成,而新盛工贸在新盛投资上的持股比例也略高于湖南昱成。
在2015年11月之前,持有新盛投资股权的并非湖南昱成,而是湖南昱成旗下的湖南鑫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鑫远集团");持有新盛工贸股权也并非湖南昱成,同样为鑫远集团。当时,兰州黄河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后来在2016年2月份披露了鑫远集团借壳兰州黄河的预案。
这一借壳方案包括三部分,一是资产置换与置出,二是发行股份购买鑫远集团,三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又包含三部分,一是新盛工贸回购湖南昱成所持新盛工贸45.95%股权,二是新盛工贸受让新盛投资所持200万股兰州黄河股票,三是新盛工贸将所持新盛投资50.70%股权转让给湖南昱成。
该方案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鑫远集团实现借壳上市,二是湖南昱成、新盛工贸、新盛投资之间复杂的股权关系被梳理清楚。该交易若能完成,谭岳鑫将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湖南昱成将全资控股新盛投资,进而控股上市公司。
然而,该方案在2016年5月份未获股东大会通过,过半数参与投票的股份不同意。因此,兰州黄河控股股东与二股东之间的这种股权关系至今未能改变。
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作为二股东的湖南昱成,还曾提议罢免杨纪强和杨世汶父子二人的董事职务,未获得股东大会通过。杨纪强、杨世汶二人分别是兰州黄河实际控制人杨世江的父亲和兄弟。但是,8月初,杨纪强、杨世汶提交了辞职报告,杨纪强另一任监事的儿子杨世沂也提出了辞职。
这一转折颇有戏剧性,四个月前湖南昱成想罢免而不得行,如今杨氏家族主动为之。而之前湖南昱成提请罢免杨纪强、杨世汶父子的重要理由之一,便是兰州黄河名义是上市公司,实际是杨氏家族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极不均衡。
再回到兰州黄河此次获实控人增持而引发深交所问询的情况。
8月10日晚间,兰州黄河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新盛投资,和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杨世江控制的富润地产、新盛工贸,在6月23日至7月20日合计增持2.16%股份。此次增持后,富润地产、新盛投资和新盛工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增加至23.87%。
此次增持略有瑕疵。一是未及时通知上市公司,导致股份变动达到1%时未披露增持情况及后续计划;二是增持期间与半年报公告敏感期有一定的重合,存在敏感期内买入公司股票的行为。
8月17日,深交所向新盛投资发去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在前述增持期间内,其与富润地产、新盛工贸每日的增持数量和交易金额。
同时,深交所关注到,持有兰州黄河8.88%股份的湖南昱成亦持有新盛投资49.3%的股份。因此,深交所要求新盛投资说明与湖南昱成是否是一致行动人,并提供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