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市场供需前景纠结 黑色原材料寻方向指引

时间: 2017-10-27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备受关注的“黑色系”原材料市场终显颓势。经历此前的连续上涨后,钢材、铁矿石以及煤炭等类商品近期持续展开震荡盘整,等待进一步的明确方向指引。
  受惠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钢材、铁矿石以及煤炭等类原材料价格从2016年来轮动上涨,超出市场预期,并迅速累积起较大的涨幅,投资者因此而将这些引领市场的黑色原材料品种统称为“黑色系”。
  过去两年,“黑色系”受到业内外广泛关注,不仅仅是涨幅较大波动较大,而且相对其他的品种,其领先反映市场动向的作用让周边市场的投资者投来“艳羡”的目光,也不得不重视这些原材料价格的走势。
  实际上,作为实体市场变动的“温度计”,市场更多是希望从“黑色系”的变化中“管中窥豹”:实体供需的变化以及市场的整体心态、预期和市场资金面的变动几何?
  当前的环境莫不如此。在不少分析看来,由于临近年底,市场的供需两方面都已很难获得主导优势,短期钢铁产业链上的原材料市场更多是在供需形势的博弈中等待方向指引:一方面钢厂限产的政策前景仍不明朗,另一方面年底的需求也未显出趋势性的变化。
  到目前,投资者更多是高度关注限产和库存两大指标的变化,但是就限产来看,不少参与者也盘算,虽然冬季北方地区的钢厂可能还会限产,从而影响到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的需求和钢材的产量,但北方地区冬季的工地需求也更多属于淡季,如果贸易端不启动“冬储”的操作,市场的需求也寥寥,对终端市场的影响两相抵消,一旦没有足够打破当前市场形势的限产动作,其对市场的影响也会有限。
  而在库存方面上,市场更多是将其作为需求情况的指标,但这一指标到目前也未显现出指向性。西本新干线的数据显示,到10月20日,全国35个主要市场的螺纹钢存量452.7万吨,减少21.6万吨,建材的综合库存总量为1005.9万吨,较前一周减少3.8%,但较去年同期则增加85.7万吨,增幅为9.3%。
  一些分析认为,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当前的市场形势实际上在发生明显的转变,已经不同于此前需求复苏而供应受到限制的时期。
  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的粗钢产量达7183万吨,与2016年下半年同期6800万吨左右的水平相比,增幅超过了5%。
  “换句话说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价格的提振作用,虽然钢材的需求较前一年有所增长,但供应也有显著的增长,此前推动价格上涨的供不应求担心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研发部门负责人指出。
  此外作为预期驱动而会影响需求波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先知先觉的资金在热点缺乏的时候很可能也会退却,资金炒作的热情很可能会有所降温。
  对此,众多的业界研究机构预期,无论是从供需的基本面态势,还是资金参与的热度,“黑色系”原材料市场至少钢材市场四季度弱势震荡概率较大,钢价年内的高点或已显现。
  而在铁矿石市场,作为市场供需形势明显比钢材市场宽松的原材料,过去两年,铁矿石市场更多是跟随钢价的变化而变化,铁矿石市场也更多表现出“在钢价上涨时上涨且涨幅更大、在钢价下跌时回落且跌幅更大”的状况。
  金石期货的一份研究认为,到10月中旬的全国大中型钢厂铁矿石平均库存天数达到25天,四季度又是消费的淡季,铁矿石的需求会更低,在库存高企的环境下,钢厂的采购积极性将会进一步降低。
  同时在需求方面,钢厂的生产也将受到冬季限产因素的抑制。金石期货测算,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涉及到包括北京、天津等28个城市,提出对石家庄、唐山等重点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2016年采暖季涉及到炼铁产能的11个城市产量7640万吨左右计算,限产可能减少消费6400万吨左右铁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