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以债为基础发展“固定收益+”

时间: 2016-09-19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公募基金行业诞生将近20年,目前市场还没有专注债券投资的公募公司,我们希望未来业内一提到债券投资,就会想到鹏扬基金,这是我们追求的特色和品牌。”华夏基金任职6年、鹏扬投资创业5年后,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回马一枪”,注销掉全部私募业务,挺身重新杀回公募队伍,畅谈了自己对转型公募后的愿景。
  以债券投资为核心
  多元化投资策略
  在杨爱斌看来,鹏扬要做公募基金,就要做出特色。鹏扬基金的特色就是要发挥债券投研专长,将鹏扬基金建设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有影响力的、能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
  长期以来,债券型基金由于费率较低、弹性较差,很难为公司带来太多的盈利,公募行业也鲜见以债券投资为重点的基金公司。然而,在杨爱斌看来,专注债券投资正是公司追求稳健收益、完善客户体验的重要途径。
  杨爱斌认为,基金规模不是卖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公司的资产规模是靠投资管理、资产升值做大的,而不仅仅是靠频繁追逐市场的“风口”。鹏扬基金将以美国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为榜样,通过专注债券投资业务,努力跻身为公募行业有影响力的公司。
  同时,脱胎于私募基金的鹏扬基金,在投资上也秉承了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风格。
  杨爱斌称,“长期来看,债券这种稳健性的投资更能让客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
  谈及鹏扬基金的发展战略,杨爱斌表示,一是在产品线上,公司未来仍将以债券投资为核心,发展公司的多元化产品策略,以后不仅有量化对冲策略、被动指数化策略,还会发展积极股票策略、新三板策略等,以“固定收益+”的多元化策略布局市场,适应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在发展路径上,鹏扬基金将争取在3年内实现千亿级的管理规模,力争5年左右完善公司的产品业务线并挂牌上市,在公募业内占得一席之地。
  实行彻底的
  人才市场化方案
  公募近年来迎来大扩容时期,在杨爱斌看来,各路资金争相进入公募行业,一方面说明全市场对公募未来是看好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公募基金仍处在大发展的黄金时代。
  杨爱斌分析,公募基金是运作最规范、最透明、门槛最低、投资者保护最为规范的长期投资理财工具。从全球资管行业发展的大局来看,公募基金公司是大资管时代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者。而在当前的中国,公募基金的规模尚在银行、保险、信托之后。
  杨爱斌称,“这说明公募基金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刚性兑付的打破和监管的完善,公募基金有望上升为资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
  作为自然人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鹏扬基金在发展上缺乏强大的股东背景,但在杨爱斌看来,资本并不是公募行业的决定因素,专业化的人才、尤其是训练有素的投研人才才是公募事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杨爱斌表示,鹏扬基金发展依靠的就是公司灵活的机制和彻底的人才市场化举措。
  杨爱斌称,公募行业当前力推的事业部制并非解决人才激励问题的灵丹妙药。一方面,事业部制签约多则3-5年,少则1年,这样的考核容易导致业绩短期化;另一方面,同时推行多个事业部制会分割公司内部资源,无法形成投研合力。
  杨爱斌总结,事业部制并不是彻底的、长期可持续的人才激励措施,彻底的人才市场化做法应该是股权激励。
  “鹏扬基金未来的股权结构中,预留了20%以上的股份激励公司的核心骨干和优秀投研人才,把公司的优秀人才变成公司的股东,分享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收益。我认为,这才是彻底解决公募人才激励问题的方案。”杨爱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