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下行风险和上行收益

时间: 2016-09-12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新基金发行数据是一个很有趣的风向标,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投资界的风险偏好。上周,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短时间完成了一只百亿级别的分级债基的发行,让业界咂舌。要知道,现在除了定制基金,想要完成基金发行任务,基金公司渠道人员在银行求爷爷告奶奶,未必能够排上一个档期,有些长达一个半月的发行期限,卖出来也刚刚超过1亿的规模,而这家基金的分级A、B份额分开卖,B份额先告售罄,随后类债券的A份额虽然承诺年化收益率不到4%,却募集了超过60亿。就这样,一只百亿基金横空出世,在沪指于3000点上方持续横盘的今天,这一销售业绩显得如此鹤立鸡群。
  在我看来,这显示了市场对下行风险的恐惧,这只分级债基实际上对B类做了一些保本的承诺,对于惧怕分级风险的投资者来说,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有了这一项限制,相当于锁定了下行的风险,我想这是谈分级色变的如今,这只基金还能引来海量资金申购的原因。
  不过真的是上行收益是无限放开吗?我觉得还需要回到产品本身,以目前的产品结构来看,相当于B份额以不到4%的价格,借到2倍的杠杆资金去做债券投资,也就是说,在B份额的收益里,首先必须扣除所借资金的利息费用,在2014、2015年的债券牛市里,债基10%左右的年化收益并不少见,但在“资产荒”的今天,做纯债投资,每年要获取超过4%的收益率难度并不小,如果年化收益率低于4%,对于投资者来说,借钱做投资并不合算,因为利息收入会大幅吞噬你的基金投资收益。
  当然,你可以说,基金公司给我“保本”的条款,我投资B份额不可能亏钱,但是据我所知,基金公司既然有此承诺,就不愿意为你做嫁衣裳,对于此类产品,风控肯定非常谨慎,力求将亏损扼杀在摇篮中,也就是说,在投资方面,基金公司倾向于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这意味着什么?就是你不可能亏钱,但你的基金收益也就不可能有很大的上行空间。
  另外别忘了,这类基金还有一些例行的费率,分级B的管理费率为0.75%,托管费为0.2%,也就是说,持有人每年需要负担约1%的费率,若按每年4%的收益率算,光费率一项,就可能吞噬掉你收益率的四分之一。
  当然,对未来收益率的理解,每个人会不一样,等这只基金上市后,乐观的人仍然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入A、B份额,不过千万不要以为具备保本条款的基金,收益“下有底,上不封顶”,在投资中必须明确一点,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