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彦-投资重“价值”也重“收益”
时间: 2016-09-12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与那些追风口、寻热点、追涨杀跌的投资风格不同,大成策略回报基金经理徐彦注重“价值投资”,把握产业兴衰的不同阶段与企业发展中的隐形机遇,在市场博弈中绽放光芒。同时,他和他的投研团队没有在“弱市”中沉沦,一如既往践行着“收益为王”的投资理念,从而不断刷新着自己的业绩纪录。
曾错失“价值投资”机遇
采访之初,徐彦反复强调,与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相比,自己并不大众,但对现行主流的投资风潮也并不苟同。
“投资不需要很忙,甚至无所谓分散投资,重要的是把行业、商业模式、管理层等情况搞清楚,一年对几家公司进行‘价值投资’足矣。”在徐彦看来,大部分人都没有沉下心来做纯粹的事情。他坦言,自己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徐彦所说的“价值投资”意在针对企业价值、成长性与安全边际,以及市场、制度、价值演化等方面,进行动态分析,客观判断,重点在于区分常见的“追涨杀跌”、仅根据预测未来市场的所谓“风口”而做出的投机决策。
从市场风险偏好的角度分析,鉴于今年以来的区间震荡行情,资金力量的核心特征都是重配置而非做趋势,风险偏好普遍较低,操作上更多是在寻找价值洼地进行轮动和配置。此前,酒类和食品饮料龙头股的价值典范已经证明,在结构上,优质资产的重估正在上演。
这一切在徐彦看来,都将被解码为一个个价值投资标杆,而他最不愿意也最愿意提及的就是自己曾经错过的家电股机遇。他表示,3年前的自己痛失机遇源于他对商业的理解不够深刻,对很多优秀的企业没有把握好。
而这一段错失之后的反思也是驱使他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因之一。
在很多人看来,炒股票就是炒主题,炒热点,是追风,甚至说在A股做价值投资没有用武之地。但徐彦恰恰认为相反。“据我了解,去年公募基金中业绩最好的实现收益也不到180%。但如果拿公募基金的业绩与最典型的价值投资者眼中的个股涨幅相比,如家电行业的龙头股,前者的业绩涨幅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徐彦说。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白色家电领域,一些企业尽管内销低迷,有的企业估值甚至一度几近枯竭,然而,凭借其产品在行业内高度的市场占有率,还有未来人工智能研发理念的嵌入,其价值的重估仍将继续。
徐彦感慨道,在家电股的涨幅上,游资的投机收获可观,但教训也必须正视,家电股机遇的错失就证明。尽管在中国市场波动可能很大,企业天花板也明显,但绝不应该以此来否定它存在的意义。“要做就要做纯粹的价值投资。”徐彦说。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沉淀,徐彦渐渐将投资判断的精力回归企业本身,而不是关注“追风口”、“抓热点”的游资风格。在徐彦看来,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维度有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商业模式以及核心竞争力。基于此,择时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对于徐彦来说尤为重要。
“价值投资”关键是选好公司
公司的好坏不能与股价的涨跌混为一谈,徐彦认为,选好公司的目的在于选股,方法上看重的是一家企业创造价值的逻辑,包含了企业的人才架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文化等。“核心要解决的还是与‘投机’行为分开。”徐彦说。
在采访中,徐彦多次强调价值创造的重要性。他认为,投资要的是综合权衡的最佳配置方案。而在他的逻辑中,谁能体现出差异性,谁就能得到他的青睐。对此,徐彦解释说,价值本身是有寿命的,唯有创新才能让传统的价值生发出新的价值,投资的意义才会明确,回报才会更加稳健。
“发现阶段性变化带来的潜在市场机会和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以提升企业价值,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终极目标。”徐彦认为,有两个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创新将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一是寻求更广或更具价值的目标市场,也就是可被开发的潜在市场;二是提供创新的核心产品或服务,也就是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
记者疑惑,根据他对个股的选择,明明有一些企业已经是夕阳产业了,投资它们的价值又在哪里?
徐彦笑言:“其实你忽视了最关键的东西。判断一个企业的价值需从几个角度去看:行业、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再落实到核心竞争力,然后是壁垒、差异性,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过说起来简单,其实判断起来是很难的。选行业好像大家都很能理解,但有没有想过,有些发展得很好的行业,其中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牛股,而有的行业看似不景气,却在里面出现了一些大牛股?徐彦说,其实,这就是“商业价值”在闪光。
至于分析“商业价值”对投资的意义有多大,徐彦坦言,其实“商业价值”在他自己做研究的初期也被忽视过,与许多基金经理一样,一有股票涨,就以为找到了“风口”,很像看到苹果落在地上就觉得是风吹的一样理所当然。
现在徐彦会从企业的商业模式上分析其价值的大小,来判断是不是有投资价值。而他理解的“商业模式”就是要研究你的客户是谁、你给你的客户创造了什么价值,还有你怎么样给你的客户创造价值,然后就是如何管理团队。以房地产为例,过去30年,房地产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和演变已经从“商业模式”上产生分歧,体现在各自的功能与定位上就是“客户是谁?”、“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等课题总结了不同的时代经验。
徐彦说,早期的房地产龙头企业在为改造传统城市建筑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而近年来,房企的发展思路已经超越其实用价值本身,开始追求可拉动周边区域价值增值的新目标。在此期间,不同的企业为各自的发展愿景开辟了不同的路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最大程度地迎合时下客户的要求,与时俱进。
当不同商业模式成功实现了创新时,无疑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说企业已经完成了卓有成效的商业模式更新。进而,为了使已经创新的要素保持其有效性,企业必须配置与其相适应的运营流程;为了使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调整其价值分配原则和价值链结构。这一系列的协同创新活动即为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
基于房地产“杠杆”运作的本质,它有与金融行业相似的资本优势,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的创新体现了一个企业突破同质化壁垒的能力与胆识。而践行“价值投资”,需要从不同的商业模式中寻找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择时进行投资。
坚持走自己的路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行为来说,目的在于获得收益。不过,在今天的公募投资领域,似乎也有着令人诧异的追求。徐彦说,有时候,游戏规则致使一些基金很关注业绩排名和跑赢同行。
“公募基金拥有众多的资源,却也会走些弯路。”徐彦介绍说,目前公募强于私募的优势太多,首当其冲的就是投研团队,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然而有时候工作的重心却不在研究如何跑赢趋势,而是研究如何不漏热点,紧跟同行。
据了解,囿于基金“双十协定”的规定,一只基金持有同一公司发行的证券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证券不得超过该证券的10%。“一只股票配置8个点就该考虑临界风险,加之对预期的不可预判性,大部分投研团队不敢贸然决策。”徐彦说。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游资”队伍越来越多。对此,徐彦表示,要回归代客理财的本义,实现价值投资的最大回报。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9月7日,徐彦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最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05.65%,在418只同类可比产品中排名第48,位居前12%,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晨星三年五星评级、海通三年五星评级和银河三年五星评级的基金。
有了“价值投资”这一方向,具体到选股也依然不容易。
在徐彦的选股逻辑中,不关注短期市场,也不跟随板块热点,并且不会跟随趋势波动进行频繁换手。他认为,一个人想要完全精准地把握住每一段涨跌是不可能的。所以,投资的本质是精选个股,不需要因为短期得失而过分执着于追逐风格转换的节奏。
“在选择投资标的时,我不太倾向于去区分成长股或价值股,只要我看到的公司长期空间远远大于目前其市值所表现出来的程度,我就会考虑买入,这种空间来自于被低估还是未来的成长并不重要。”徐彦说。
不过,徐彦也坦言,游资如同江湖中的剑客,剽悍、敏锐、爆发力强。“短、平、快”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轻便灵巧,比散户力量大而且专业,也有可取之处。但不同性格的投资人选择的投资理念不同,“我只是选择做一个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而已。”徐彦说。
在徐彦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做人做事也一样,什么都有无数种方法,但一个人却不可能同时几条路都走好。
“在美国,成功的路径可能会多一些。但在中国复杂很多,除了你的能力之外,还有太多太多的因素会起作用。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要走哪一条路。其实路没有对错,关键要想好哪条路是最适合你的。不论做生意、做人、做投资,其实都是一回事。我选择的是走“价值投资”这条路,所以我的选股理念都是与价值投资相关的。当然,在中国你走其他十条路径也都有可能成功。我不是说其他的路径就不对,我只是说那可能不适合我。”
徐彦
徐彦,2007年加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大成策略回报基金经理。截至2016年9月7日,其管理的大成策略回报最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为105.65%,在418只同类可比产品中排名第48位,是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晨星三年五星评级、海通三年五星评级和银河三年五星评级的基金。徐彦的投资理念为:以判断企业价值为出发点,研究行业趋势、商业模式和管理团队,在个股被显著低估时坚定信念,保持基金均衡配置,不频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