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回归本源 专注长期

时间: 2016-09-05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基金投资靠什么赚钱?这是个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问题。
  所有公募基金的契约里都载明了投资范围以及投资策略,包括一系列的法规限制,规定是很清楚的,但执行则不然。
  比如股型票基金,按照约定和招募书载明的条款,通常都是以“基本面投资”、“组合投资”、“长线投资”为主要投资特点的。有些基金根据契约要求,会重点投资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产业的股票。
  但不可否认,业内还是有个别基金悄悄地走上了其他的路。比如,举着“基本面投资”的大旗,做些主题跟风、事件驱动的事。比如,举着“长线投资”的大旗,做着越来越频繁的波段交易,甚至个别基金达到了超短线的操作频率。再比如,面对“组合投资”的总体要求,部分基金剑走偏锋,在行业和风格上搞大集中,想尽办法提高收益的波动性。
  再比如债券型基金,按常理它的收益应以各类固定收益品种的票息收入为基础,稳健的波段操作收入做补充的,但是根据本报前期的报道,不少和银行委外资产对接的定制基金,私下承诺了本金保证,以及远高于当前可投资品种票息水平的回报率。这样的做法,除了不合规之外,显然是“倒逼”基金经理要从波段操作中争取回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基金稳健操作、理性投资的本意。
  引申的更远一点,在基金子公司的业务方面,个别公司之前完全走上了“通道型”业务的道路,以帮助其他金融机构“出表”、规避法规和监管限制为主营业务。这当然会受到监管机构的严厉监管。近期有关方面不断出台监管措施,就是针对了这种偏离主业本源的业务模式。
  回到投资,部分基金“偏离主流”的操作,目前看交易行为比较隐蔽,操作也比较低调,貌似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要明白,此类操作表面上给予投资管理人更大的操作空间,其实是以放大投资组合风险、追求小概率成功为本质的。长期来看,此类投资的结果一定不会理想,基金持有人也得不到高收益,而且可能面临更多投资风险。
  投资真正的长久之道还是理性、长期、适度分散。基金投资找捷径、走偏门最终都不会有好的投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