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流动平台新尝试:多家国企股票换购ETF
时间: 2016-08-25 文章来源: 财新网
首发规模超过152亿的汇添富上海国企ETF即将于8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除规模庞大外,这只基金最受瞩目的是有7家上海国企位列前十大基金持有人名单,几乎以“包场”态势持有接近7成规模。其背后正是上海国资流动平台的最新尝试。汇添富基金8月24日发布公告称,汇添富中证上海国企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将于8月29日在上交所上市。截至8月22日,上海国企ETF份额持有人户数为10360户,平均每户持有的基金份额为146.91万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达到144.21亿份,占到整只基金的94.75%,个人投资者占比仅为5.25%。 公告还披露,在前十大基金持有人中,有7家为上海国资委企业。其中,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盛集团)以39.35亿份的持股占到了整只基金25.86%的比例。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分别持股16.28亿份和15.72亿份,占比达到10.69%和10.33%,三家公司已近乎持有整只ETF基金的一般份额,比例达46.88%。 此外,上海国企ETF前十大持有人中,还包括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上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该ETF14.9亿份、6.83亿份和5.22亿份,占比也分别达到9.79%、4.49%和3.43%。 诸多上海国资企业的现身背后正是上海国资流动平台的又一新尝试。一位基金公司高层向财新记者透露,上海国企ETF的成立实际上正是国盛集团牵头,核心是盘活国资资产。包括其所跟踪的中证上海国企指数也是为此特意编制,今年5月11日才正式发布。“其实中证上海国企ETF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国资流动平台,盘活国资资产,丰富持有资产组合。” 事实上,此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间接透露了这一点。7月底,包括上港集团、交运股份、隧道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称,各自的国资股东上海城投、久事集团、国盛集团分别将持有的部分股票换购上海国企ETF份额。此外,兰生股份也表示以自有资金3亿元认购上海国企ETF基金。 对于拿股份换份额的方式,上述公司在公告中解释:“主要是为支持参与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建立,进一步丰富所持的资产组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享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上海国企ETF最大份额持有人国盛集团正是上海搭建的上海国资流动平台之一,主要服务于产业型企业流动,为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资运营的执行主体、部分一般性竞争领域国资提供退出的主要通道。此前已有多家国企上市公司股权纳入国盛集团,包括上海市国资委持有的纺织集团49%股权、上海建工集团持有的上海建工29%股权、交运集团持有的交运股份21%股权等都先后无偿划转入国盛集团旗下。 一位基金经理向财新记者表示,通过股票换购份额的方式对国资企业来说是更加灵活,并且单只股票转换成一篮子股票也能分散风险,此外ETF流动性可能更好。“持ETF的企业如果不想再继续持有,则可以选择在二级市场卖出回笼资金;或者赎回,获得一篮子股票。所以持有这个基金相当于持有60多只股票。” 从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性质上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兼具了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色。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又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份额。 据财新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国企ETF的国企申购者所持有的基金份额,除了拿股票换购的,也包括拿现金投资参与到上述基金中。“现在普遍的情况是非金融性企业存款上升非常快,但投资渠道反而很少,因此会选择投资其中。” 上海国企改革加速已是共识。7月份上海市委书记在调研公司时就提出上海要坚定不移深化地方国企改革,下一步的关键是通过深化国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进一步管好国资、放开企业,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8月22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案编制完成,也被看做是为上海市国企改革铺路。 在此背景下,中证上海国企指数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指数涨幅达4.84%,8月以来涨幅也已经达4.8%,超过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