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国企改革投资主题渐热

时间: 2016-08-10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断增强,体现在A股市场中,则是国企改革板块走势向好。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以“国企改革”等类似关键词命名的基金共有36只,近一周以来,其中27只基金获得了1%以上的回报。多家机构也表示,国企改革主题仍是市场短期最大的投资亮点。 国企改革提速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立了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此后,国企改革呈现加速趋势。在地方层面,已有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制定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截至今年7月中旬,有50多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从6月宝钢和武钢宣布战略重组,到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再到8月主流媒体宣传上海等地的国企改革成果,国企改革热潮已经逐渐扩散。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增加,年初中央就将国有企业“体制增效”列为工作重点。一方面,国有企业利润下行较快,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加大,个别国企债务违约也在不断爆发。在两方压力之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有所推进。7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国企改革和去产能、去杠杆联系起来,官媒也开始报道各个地方的国企改革进展,尤其是树立了上海的国企改革标杆。总体来看,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相叠加,影响已经部分显现,后续的举措和动向也有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这对投资者的启示在于,一方面要结合供给侧改革寻找国企改革标的,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关注上海、山东等地方的国资改革主题。 重要的投资主题 招商国企改革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李亚表示,国企改革主题从去年开始发酵,但其实从去年6月到今年上半年,政策上仍是略较低于预期的,最近受到政策面的推动,市场上该主题表现不错。从区域来看,目前走在前列的是上海、广东、山东、江浙等地,主要的方式是整合、资产注入、员工持股以及相关的一些激励。 魏凤春表示,目前可能是国企改革主题较好的投资时点,除了近期政府的表态和动作提振国企改革预期外,经济层面也存在促进因素,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预计难以出现反转,货币政策放水的空间也不大,市场寄希望于财政政策发力,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或仍将是下半年重要的投资主题。 分析人士提醒,国企改革涉及的范围、行业比较广,能沾上边的公司较多。首先,从行业和区域来分析,倾向于经济比较发达、当地政府比较开放进取的区域,比如上海、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的公司;行业上倾向于完全竞争行业,在现有机制激励效果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预计国企改革后效率会提升,改革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其次,从改革的办法和方向来分析,相对而言更看好整体上市和员工持股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