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量化对冲基金受热捧 金融危机以来资产规模翻番

时间: 2016-08-04  文章来源: 华尔街见闻
  在对冲基金业整体低迷之际,量化对冲基金依然享受着投资人的“厚待”。
  根据对冲基金研究公司的数据,量化对冲基金行业如今管理的资产规模差不多有8800亿美元,相较2009年的4080亿美元翻了一倍多,而且有望继续攀升。
  黑石集团的首席运营官Tony James上周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其预计资产将从人类基金经理转向机器人基金经理手中。
  最近,不少大佬也在投资量化公司,例如被称为“美国徐翔”的著名基金经理、Point 72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Steven Cohen。华尔街见闻曾介绍过,Cohen的公司将对投资初创公司Quantopian投入2.5亿美元。
  简单来说,Quantopian是一个众包投资算法的交易平台。该平台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算法,一旦其他人用这个算法获得了投资收益,算法的创造者便可从中分一杯羹。
  除了Cohen,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也在增加对量化策略的投入,例如Balyasny资产管理公司就打算成立一只新的量化基金,组建团队聚焦统计套利,《金融时报》在一篇报道中提及此事。Tudor公司则大肆招兵买马,强化现有的量化项目。
  还有的公司走的更远,甚至打算消灭高频交易。今年2月,量化鼻祖——对冲基金文艺复兴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提交了一项专利,打算利用原子钟来消灭时间差,让高频交易无机可乘,这项技术利用复杂的计算机算法,配合大量服务器以及原子钟,能够实现在数十亿分之一秒内同步执行交易指令。
  高频交易算法能够识别一个交易所的报价,随后快速在另一个交易所做对手盘交易。在上述新专利的描述中,高频交易算法就不再有这种空子可钻。文艺复兴科技在专利中也称,原子钟的精确性令交易指令执行的时间差小到高频交易公司无法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