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公募18年规模猛增 为何掌声平平

时间: 2016-07-27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自1998年诞生以来,公募基金已经走过风风雨雨18年,好比是一位婴儿终于长大成人。而在这18年中,公募基金以其低投资门槛、较高透明度等特点,成为许多“小白”涉足投资领域的第一站。
  虽然公募基金一路走来发展迅猛,但是在这过程中,不少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印象却较为一般,公募基金赢得的规模增长与其获得掌声似乎并不太一致。
  那么,在经过了18岁“成人礼”之后,公募基金又该如何去俘获更多投资者的心呢?
  规模与掌声并不相称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02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5家,内资公司57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共11家,保险资管公司1家。
  此外,截至5月底,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8.09万亿元。可以看出,作为资本市场较为年轻的资管行业,公募基金从“老十家”起步,经过18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中国资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济安金信副总王群航指出,“公募基金所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了8万亿元,这么大的体量,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充分认可。公募基金是行业的标杆,券商、保险、私募基金这三类机构都以能够发行公募产品为目标,也很能够说明问题。”
  不过虽然公募基金发展迅猛,但是近几年来,不管公募产品还是专户产品,投资者对其口碑都较为一般,能持续为基民们创造较为稳定收益的基金更是屈指可数,而像公募QDII更是在一段时间内给基民们留下了非常伤痛的记忆。
  还有值得关注的就是分级基金,2015年上半年,A股持续大幅上涨,分级基金规模迅速扩大,新发品种迅速增加,实现了对多数行业、主题的覆盖。随后出现的普遍上折,虽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但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分级基金开始频繁下折,部分新入市的投资者不了解下折机制,在下折基准日买入分级B,下折之后发生大幅亏损,也是非常受伤。
  对于公募基金这么多年却掌声平平,业内人士表示原因其实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于过度地关注和放大了一些负面因素;另一方面则是基民追涨杀跌的投资行为,使得他们的收益与基金的绩效表现不对等。
  
  还有哪些功课可以做?
  那么,在公募基金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投资者落下的伤又该如何去抚平呢?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建议,首先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及投资者教育工作。比如基金行业在销售QDII等参与海外投资的基金产品时,要做好与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投资需求及知识和经验等的匹配;境内投资者大多对QDII基金或海外基金等认识不够,尤其对海外复杂的投资模型及衍生品较陌生,需要在销售过程中增加投资者教育,使其充分意识到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
  其次,诸多的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跟风买入高估值的题材股、概念股的现象屡有曝光,换手率居高不下,其实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理应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还有,除直接调低费率之外,基金管理公司也可根据业绩表现采取浮动管理费率,搭建费用节约的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等,从机制设计、渠道建设等途径维护投资者利益。
  对此,持类似观点还有华东地区的基金业内人士,他也表示,“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是优秀的资产管理能力,我们认为基金公司只有坚持提升长期投资能力,才能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此外,服务、风控、创新也非常重要,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坚持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将使得基金公司进一步赢得更多投资者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