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市场风控为王 学会放弃做好减法
时间: 2016-07-25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做投资,做加法不如做减法,与其想抓住更多机会,不如放弃一些机会。”易鑫安资产董事长栾鑫如是说。私募江湖高手如林,有着23年资本市场经验、从事私募5年的栾鑫,似乎不属于最耀眼的那一群人,却稳健成熟。栾鑫出身民间实战派,1993年就闯入股市,前后用了十多年孜孜不倦学习,摸索出自己的投资之道:既入市则用心感受市场脉搏、强弱力量的变化,跟随市场、寻找共识;同时,牢牢把握风险控制的要义,宁可错过机会,也不冒险去搏,耐心等待大机会到来。
进入资管行业,栾鑫的目标就是给投资人打造心安的产品。截至2016年7月15日,成立于2011年10月的鑫安1期总收益率为232.26%,成立于2012年5月的鑫安2期总收益率为211.53%,成立于2012年6月的鑫安3期总收益率达264.51%。穿越牛熊,业绩骄人,栾鑫也荣获第三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最佳私募投资经理奖”。
潜心修炼投资之道
栾鑫性格沉静,不喜欢说话,酷爱看书思考,在学生时代就看到关于沪深交易所的介绍,对此心生向往,直到1993年家乡开了第一家券商营业部,他就借家人的身份证去开了户,从此与股市结缘。
“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当时觉得在股市里对与错都是自己做决定,不需要融入社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回望当年,栾鑫认为,这大概是自己在1996年毕业后选择投入股市的原因。
从单纯的热爱到成为投资高手并非易事,这个过程栾鑫整整用了10年。他说,最初五六年亏损累累,一直在交学费,但坚持每天记录投资决策,不断反思纠正,投资日志已经积累了几大摞。
那些年,栾鑫每天投入十几个小时研究市场,一方面,他什么都学,包括基础知识、技术分析理论,甚至美国证券史,为此常常跑图书馆,不懂就查;另一方面,他把学到的花架子、技术、方法运用到炒股实战中,消化吸收,在市场中不断更新自己,慢慢化繁为简,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
栾鑫说,摸索了10年以后,他才开始能持续盈利,把投资的方法升华到战略思想层面,形成“重视择时、分散持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投资理念。这种理念的核心在于感受市场、跟随市场,把握大趋势赚钱,在市场不确定时退出,严格控制风险。
到了2011年,栾鑫凭着对投资的热爱,闯入私募江湖,成立易鑫安资产,发行首只产品——鑫安1期。栾鑫说,既然选择了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目标就是给投资人创造最安心的收益,不在于一夜暴富,而是能实现资产稳定复利式增长。
像旁观者一样感受市场
栾鑫是个比较简单纯粹的投资人,每天花大量时间去观察市场,感受市场买卖力量的变化,通过做量价分析、博弈分析,放到大的循环周期里,验证、判断市场强弱转变,不断修改投资决策。
“我整体上是想判断市场强弱转变的运行轨迹,尽量做到跟随市场,与市场保持一致,不要固持己见。”栾鑫说,观察市场这件事他做了20多年,已经将逻辑推理变为常识判断,就像每天观察月亮一样,就有可能知道明天的月亮会变得圆一点还是缺一点。
前段时间英国退欧,A股跳水后立刻回升,栾鑫判断认为,市场本身向上的动力更大,他们当天把仓位加到接近30%的上限,主要方向是次新股。
栾鑫说,既然市场不跌,就需要寻找突破口,次新股是近期市场唯一能够形成一致认同和共鸣的方向。“一方面,老股票的估值都很贵,大幅上涨不太现实;另一方面,近期二级市场大小非不计成本地减持老股票,甚至清空行为较多,而资金又不想做‘接盘侠’,在老股票上必定无法形成合力。不到一年解禁期的次新股则没有抛压,风险较小,而且半年报披露在即,大面积高送转的概率较大。市场跌不下去,次新股历史上走势都强于大盘,现在看来,我们的判断是对的。”
看准市场共识方向,栾鑫的战术是一揽子全部买入,做板块配置,不集中持股,因为这样可以保证流动性,降低风险。但他也表示,因为整体不看好市场,持股周期不会太长,“未来随着行情的变化、受市场言论影响等等,大家会充分关注到次新股,到时候市场购买力就差不多消耗完了,也是我们该走的时候了。”
栾鑫表示,目前次新股仓位已经减得所剩无几,如果短期出现较大跌幅,可能再买、做震荡,但他觉得向上空间已经有限。
“我不相信人类可以预测未来,我也不行,我只希望能够变得客观一些,像旁观者一样去观察和感受市场。”栾鑫说。
风控为王 拒绝诱惑
在股市摸爬滚打20多年,见过各种大风大浪,栾鑫坦言,自己实际上一直都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投资人,如果市场不确定,宁可放弃机会,也不愿冒险去搏。
他说:“可能别人会比较激进,但我不想承担过大的风险。在市场中,只有你比别人承担风险小,才可能最后胜出。在这场长跑中,如果你总是在承担风险,是跑不到终点的。”
去年股灾期间,易鑫安旗下产品最大回撤出现在6月份,均在12%左右,今年年初市场因熔断而大跌,但产品净值回撤微乎其微,目前产品净值都创出股灾以来新高。
栾鑫表示,他们有较为完善的风控体系,亏损到一定限度,发现市场没有在原先设定的轨迹中运行,他们就会坚决撤出。同时,在今年市场反复震荡中,他保持谨慎态度,拒绝诱惑,“基金经理都有获取收益的冲动,我今年就是想让自己冷静一点。”
今年以来,栾鑫一直不太看好市场机会,因为目前的风险和机会相比,风险仍较高。
“一方面,市场整体估值仍然太贵;另一方面,世界万物都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规律,股市现在还没做好涨的准备。”他说,“目前的不确定性太多,风险就越多,我不可能去赌某个方向。”
因此,栾鑫今年只是小幅仓位参与一些市场阶段性机会,“不见兔子不撒鹰”,等待比较安全的时候才进入;同时,做到动作迅速、来去匆匆,如果市场脉冲式上涨,就赶紧清掉仓位;如果缓慢上行,则来回换品种参与。
关于后市,栾鑫表示,没有特别看好的方向。在他看来,食品饮料、饲料、水电、白酒、军工等,最近比较活跃,但都只能是短期参与的逻辑,可以分散配置一点。从长期来说,经济不景气,市场仍处于调整周期中,而且市场风险点依旧很多,“这种情况下,能不赔钱就不错了,要是觉得可能错过了机会,管不住自己,反而可能会承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