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FOF正成为改变资管格局新力量

时间: 2016-07-2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从2015年的“FOF元年”,到2016年成为改变资管格局新力量,FOF也就用了两年时间。 如果说去年券商第三方和公募基金FOF开始崭露头角,而今年银行委外、信托和社会各路资金万亿级别的资金转移让FOF成了扰动资管格局的最大变量。显而易见,这种趋势代表着最大的资金源和配置方向。无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还是券商想在最大的新增资管蛋糕分得一块的话,FOF是兵家必争之地。银行券商和第三方经历了去年的股市巨震和信用风险频发之痛,在“资产荒”愈发严重的情况下,股票也好、债券也罢,能够满足最主流资金需求的投资品种都没那么可靠,更没有任何一家投资机构能够包打天下,在各种投资领域纵横驰骋。随着各种投资神话被打破,最好的投资产品一定是各类机构的组合,一定是FOF的形式。 在这个趋势中,大基金公司和券商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之前他们更多是扮演资管方的角色,现在多了FOF母基金管理人和通道的新角色,由他们决定资金配置给哪些更好的机构,当然这里也隐含了一种“准兜底”的预期。身兼两职的基金和券商在这一趋势中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同样的受益者还有私募基金,本来券商银行的发行渠道已经日渐凋零,而FOF又给发行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与可能。那些量化对冲业绩领先,且与基金券商关系合作密切的私募基金是受益者。这一趋势将最先改变量化对冲私募的格局,机构资金的批发配置会快速改变不少公司的命运。 比较而言,确实有很强投资能力、回撤小、做绝对收益的股票私募基金将成为第二批受益者。这样的私募机构将会接受越来越专业的机构的检验和筛选,强者更强的趋势会加剧,靠赌博一个小产品打天下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