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固收生态巨变 创新“固收+”图发展
时间: 2016-07-1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冯俊,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交易主管,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产配置助理、宏观和债券研究员,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助理,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及基金经理。2008年10月起加入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3月起任国联安德盛增利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0年6月起兼任国联安信心增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国联安货币基金经理、债券组合管理部总监。2014年任职国联安德盛安心混合偏债基金经理。
去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行业公司等都发生了巨变,这种巨变同样发生在基金公司的固收业务领域。据资讯统计,2016年上半年各类机构共承销逾7.6万亿各类债务工具,较上年同期增长85%,占到去年全年发行量的33%。但与此同时,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等资金涌入固收领域、国企刚性兑付打破、公司及个券信用评级日趋复杂等等因素影响,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固定收益类投资正面临空前的复杂情形。
作为基金行业尤其是固收领域的“老兵”,国联安基金固定收益组合管理部总监冯俊认为,近年来,固收市场的方方面面正在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是投资者财富管理的崛起和机构投资管理意识的加强,基金公司固收业务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固收业务面临新的环境,其中债券市场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信用市场环境。国联安固收团队正积极适应中国经济新形势,优化布局债券投资及其他投资产品,国联安固收团队的投资策略也在积极调整,“固收+”的创新业务模式将成为国联安固收业务的重要看点。
债券“老兵”感受市场变化
在冯俊看来,国联安基金固收业务的开展得益于其背后团结协作的固收团队。据悉,国联安固收团队目前拥有9名成员,平均从业经历超过7年,经验丰富、各有专长,团队分组主要覆盖信用研究、宏观策略、股票与转债、交易与询价等方面,并形成了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入库制度。国联安固收的投资理念是“致力于打造低波动且持续稳定的绝对收益类产品”,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形成了回归债券基金投资本源、更加侧重“自下而上”的基本面研究策略。冯俊直言,自己和国联安固收团队是市场中的“老兵”:在固收市场中打拼多年,同样也伴随着固收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成长。
而去年以来,冯俊直言,国联安固收团队正在面临全新的行业生态,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不小。一方面,近年来,债券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财富管理的崛起和机构投资管理意识的加强,所以面临的机会也是比较多的。但同时,基金公司固收业务面临的新环境、新情况也比较多。“债券市场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信用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比较大的。所以整个团队和投资的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以来,市场的投资环境、投资布局、团队建设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突出的问题,下一步,如何适应中国经济新形势,如何布局债券及其他产品投资,投资策略如何改变,投资团队怎样建设,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话题”,冯俊指出。
冯俊认为,去年以来,债券市场收益下行太快,资产的负债端和收益端已经出现不匹配的状况,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呈通胀趋势,虽然在很大程度使得理财市场收益率水平下降速度延缓,但是债券市场收益下行的趋势并没有改变,负债端和收益端处在一个不匹配的状态。如何能满足负债端投资客户的投资需要,在哪里可以找到超额收益等等,是摆在国联安固收团队面前的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问题则是,当前市场的信用环境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一些公司债务风险开始释放,近期市场频频出现一些兑付危机,国企刚性兑付的打破等对市场影响比较大。如何控制固收投资的风险,对债券等的信用做出合理的定价,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则来自于投资团队的建设,“基金公司固收团队目前面临很多诱惑,比如银行、券商、信托等对固收团队的建设,导致多家公募基金固收人员流失。此外,受宏观市场影响,今年以来,私募机构等频频向公募基金固收人员伸出橄榄枝,都造成了行业内人员相对频繁的流动”,冯俊认为,“基金公司作为比较纯粹的投资机构,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如何留住和发展好自己的固收团队,也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遇新情况谋新局面
问题摆在面前,冯俊和他的固收团队更关注新情况下的新应对。针对债券市场收益下行、市场信用环境发生巨变、固收团队建设出现新态势,冯俊相应的“祭出”三条应对之策。
冯俊认为,当前经济处于下行的过程中,市场上出现了资产荒,好资产难寻,固收类产品收益的下行趋势明显,但是在新的投资收益体系成型前,市场将经历相当一段时间的“紊乱期”,在此期间,对债券的定价和收益预期将面临不小幅度的调整。冯俊举例国债和金融债定价指出,这两者属于国家信用和类似于国家信用,但是随着中国汇改的进行,人民币处于比较大的箱体震荡,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在全球债券的谱系里面,对国内国债、金融债的定价需要重新寻找的过程。一些中低级别的产品,无论是城投债产品还是国企、央企背景的债券产品,它们的信用状况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对其进行定价,是摆在面前的课题和话题。对于一些民企债券等的品种,长期以来市场对民营企业收益率存在定价的歧视,但事实上,民企的违约回收率是比较高的,如何对民企产品的重新定价也是摆在国联安固收团队面前的新情况。
其次,则是对信用环境变化的应对。冯俊认为,近期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场上暴露出来多次兑付危机,背后是当前市场信用环境的巨变。如何对不同资质的产品进行评价,是所有固收市场参与者关心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在打造自己的信用评级模式,建立合理的模式和评价体系。今年以来,很多公司将如何打造新的信用评价体系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同样也是我们公司重要的工作之一。公司信用评价体系建设中,引入公司、行业的股票研究员,来一起找到相应的投资机会,是我们公司寻求收益控制风险的重要方面”,冯俊表示。据悉,国联安基金正在不断完善各个类别的信用评价体系,比如建立城投债以及不同行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并挑出一些重点关注的品种,重点进行跟踪。另外,则是根据市场对中低资质债券的报价,判断市场的定位,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今年整体信用评价体系的打造,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相应的投资模式也在创新和构造的过程中”。
第三,则是固收团队方面,国联安固收团队提出,改变以前把头埋在沙子里面的模式,鼓励基金经理参与更多的调研,参与更多的信用产品研究,关注焦点和行业热点,关注经济下行带来的影响。据悉,国联安固收团队已经划分不同的小组:有纯债小组、绝对收益投资小组、宏观和策略研究小组、信用研究小组以及交易小组。公司鼓励基金经理参与信用研究和开发,大幅提高信用研究队伍的级别和待遇,大力拓展信用研究的队伍,目前信用研究团队有4-5人的规模,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到7-8人。
多角度发掘市场机会
展望今年债市形势,冯俊指出,总体经济下行趋势有所减缓,但是反弹势头非常微弱,金融市场脱媒化严重,资产荒突出,资金泛滥,理财持续扩张。2015年8月的双降标志着中国新一轮宽松货币周期的重启,而且其背后的支撑在于利率政策摆脱了通胀和汇率的约束。宽松货币政策是当前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因素,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依然充裕,首先应该乐观寻找机会。虽然今年宽松仍是货币环境主基调,但是,投资者也需要客观认识到,今年宽松空间受到各种约束:首先是降息空间;其次是对人民币汇率而言,美国加息将成为现实风险而非预期风险;最后是国内经济持续下行,传统行业信用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加大。
而对权益投资,则可以持长期看好的态度,冯俊认为,低利率环境和金融资产配置是转型时代的需要;供给侧改革+经济转型的国家政策使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未来更有空间,股权融资增加是必然趋势;宽松货币政策+低收益率的其他资产也有利于权益资产的表现。
在此背景下,国联安固收团队确定的投资策略是:积极的债券投资策略叠加权益市场投资机会。冯俊及其团队将“固收+”作为重要的创新和博取市场收益的机会。在国联安“固收+”一揽子投资的创新中,冯俊表示,今年国联安主要是扩充一些“绝对收益类产品”。“‘固收+’是一揽子的,有时候是和打新在一起,有时候是跟量化投资在一起,有一些是固收加上绝对收益类产品,等等。这些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
“去年打新对我们公司贡献比较大,我们成为打新市场的领头兵,客户满意度非常高”,冯俊指出。资料显示,在2014年底开始新规则下的打新中,国联安安心、国联安新精选获配金额在所有打新基金中排名居前,更有包括国联安安心在内的4只基金在获配股个数方面排名位列前15名。制度虽在变化,国联安的新股定价能力具有核心优势,能根据制度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从而获取更优收益。进入2016年,国联安打新基金重点则在债券收益,打新为增强收益。“2016年的情况可能是,纯打新部分贡献的收益有限,只是作为一个增强,而债券部分的收益可能占到了大头,因此如何将债券这部分的收益做好是打新基金非常重要的问题”,冯俊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