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备战FOF 公募基金“八仙过海”

时间: 2016-07-13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6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伴随着《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公募FOF有望加速前行。
  如今,距离《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已近一月,各家基金公司备战FOF的情况究竟如何?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些基金公司将FOF视为新蓝海,目前已经积极展开人员和产品的储备,但也有不少基金公司表示将采取跟随者的策略,等待其他公司先试水再做决定。
  公募基金积极备战FOF
  据记者了解,目前业内多家基金公司正在围绕组织构架、产品布局和基础性工具三大方面积极备战FOF。
  多家受访的基金公司表示,公司内部已经组建了FOF资产配置小组,但由于《征求意见稿》才下发不久,还在等待更多细则落地,因此产品方案还未确定,现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梳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产品框架,以及与托管行的沟通等。
  据了解,有意布局FOF的基金公司也在积极与第三方基金评价研究机构、大型基金销售机构接触,以期进一步了解FOF市场,寻求基金研究和产品设计方面的支持。
  某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不少基金公司正在积极布局行业ETF及联接基金,为FOF的基础配置提供底层工具。该人士称:“FOF组合中配置行业ETF最直接高效,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做行业轮动,费率又低,可以说是FOF中的必备工具。”
  近期,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公告称,旗下10只指数型基金将新增C类份额,对于C类份额免收申购费,持有7天以上免收赎回费,仅按日计提收取销售服务费。这一举动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正在为FOF做准备,意在从资产供给端为FOF管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质量优、布局全、费率低的资产配置工具,降交易成本。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分析指出,其实不仅是公募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渠道也同样有意大力推动FOF。以银行为例,银行力推FOF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FOF能够发挥资产配置的作用,有效分散单一基金投资背后所隐藏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的回报;其次,银行可以利用FOF这一工具,对投资工具进行多样化的加工,创造丰富的多风险层次产品,也可以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资产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客户长期投资体验。
  “我们的FOF还得再等等”
  尽管公募FOF被视为行业发展的新蓝海,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在FOF的布局上采取的是暂时观望的态度。
  沪上某中小型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与传统产品相比,FOF从开发、上报,到获批、发行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由于公司年初制定的产品计划并未纳入FOF,因此打算暂时先观望,看看行业内其他公司推行的效果如何再做决定。
  该人士同时指出,推出FOF对公司的产品线要求很高,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而言,由于公募基金产品线相对匮乏,在产品的筛选上无疑会受到限制。如果以配置其他基金公司的产品为主,那么是否可以建立科学严谨的筛选标准,对于潜在风险能否进行有效评估,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首批落地的FOF产品很有可能会以指数基金、行业指数基金、主题类指数基金为主。对此,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在这类产品中,除少数宽基指数ETF具备较大规模和较高的流动性之外,其他产品很有可能由于规模和流动性的限制而出现无法作为子基金进行配置的情况。
  刘亦千也指出,FOF的价值在于利用分散投资分散风险、利用资产配置提升长期投资效率,效果需要长时间才可以体现,这与目前投资者过于追求短期投资收益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或许也是现阶段阻碍FOF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