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FOF成中小基金超车机会 部分公司抢跑新蓝海

时间: 2016-07-08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
  随着监管政策的开闸,FOF基金正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炙手可热的话题。尤其是那些多年来深陷同质化竞争泥沼、难以找到突破口的中小基金公司,更将FOF视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记者注意到,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已经成立了相关业务部门,并计划发行FOF产品,希望能成为这片业务“新蓝海”的抢跑者。
  诺德基金FOF事业部总监支晓东就向记者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新品种、新思路会给小基金公司异军突起的机会,因为它会改变过去主要靠向市场提供交易品种、配置工具,或者是靠明星、靠排名吸引眼球发展壮大的经营思路,重新回归到通过风险管理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本的价值观。
  业务新蓝海产生
  对于公募基金行业来说,FOF潜在的巨大增长空间,无疑提供了一个业务新“蓝海”。
  支晓东指出,从海外的情况来看,美国公募FOF真正的高速发展是在2002年以后,不到10年时间,从不足千亿美元的规模,迅速扩张到超过万亿美元的规模,其根本原因在于2000年到2002年网络股泡沫破灭引发市场对风险教育的深刻思考。因为事实证明,单一产品、单一策略在系统性风险到来之际,完全没有应付能力。支晓东认为,去年6月A股市场爆发的系统性风险,也深刻教育了中国投资者,这为发展FOF提供了沃土,也为投资者控制风险提供了新的选择。
  某基金公司总经理此前也表示,FOF可以分散投资风险,优化资产配置,降低多样化基金投资门槛,而公募FOF的破冰,意味着资产管理行业正迈入配置时代,对于公募行业来说可谓打开了一片“蓝海”,预计对公募业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会起到一定程度的提振作用。他表示,如果以美国FOF规模相对于整体基金市场的占比来推算,国内FOF未来有望达到万亿级体量。
  部分公司抢跑
  在FOF这块新业务“蓝海”中,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抢跑。
  以诺德基金为例,在去年4月份,意识到市场“疯牛”的潜在风险后,诺德基金就考虑到单一产品风险管理的问题,及时和外部机构合作发行了投向诺德专户的FOF产品,数量达到7只,投资策略涵盖了股票多空、量化对冲和CTA等。尽管有部分子基金出现负收益,但由于对策略配置及子基金回撤等风险管理到位,7个FOF母基金产品目前全部获得正收益。
  支晓东告诉记者,诺德基金已经成立了独立的FOF事业部,根据FOF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组建了独立的团队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而考虑到FOF对子基金产品选择和风险控制的需求,公司还特地从合作渠道引入了专门负责产品评审的专业人才,也从公司内部风控部门引入了负责公募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支晓东同时透露,诺德基金最近发行的SMART定投资产管理计划,就是一只用量化择时策略投资内部公募产品的FOF产品,考虑到双重收费的问题,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对母基金完全取消了认购费和管理费。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则认为,FOF产品类型上可能也有较多选择形式,内部FOF适合大公司,外聘投顾可以解决研究短板。具体而言,未来可能有四种主要模式出现:1、内部FOF管理人+内部基金模式;2、内部FOF管理人+全市场基金模式;3、外聘第三方FOF投资顾问+内部基金模式;4、外聘第三方FOF投资顾问+全市场基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