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知情人士:目前尚无基金获得中港基金互认资格

时间: 2015-08-07  文章来源: 新华社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目前尚无基金获得中港基金互认资格。
  该知情人士称,20余支内地基金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申请,香港证监会已完成首轮反馈。
  不过,香港证监会发言人Ernest Kong拒绝置评。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截至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尚未正式受理香港基金的申请;证监会目前重点在救市。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Sally Wong表示,对于香港基金的审核需在6个月内完成。此前。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7月初曾表示,申请互认的基金总数达到25支。
  “南下”基金
  景順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ichard Chow表示,公司已于7月提交了在香港发售一支混合型基金的申请。
  施罗德外部代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一份声明称,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两支内地基金的申请。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通过邮件发送的新闻稿中表示,旗下大盘基金7月已向香港证监会递交互认销售申请。
  华安基金在新闻稿中表示,已于7月2日首批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一支指数型基金的申请,基金名称是:华安MSCI中国A股指数增强型基金。
  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新闻稿中表示,7月提交了两支基金的申请。
  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互认申请。
  “北上”基金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执行董事Lilian Leung 5日表示,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正式推出“最早会在四季度或今年年底”。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过邮件发送声明称,作为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的互认基金产品代理人已于7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摩根资产管理作为上投摩根代理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申请。
  行健发言人William Shek称,7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申请,尚未收到最新进展。
  恒生银行在新闻稿中表示,恒生投资已于7月1日通过建行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将“恒生指数基金”及“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注册并在内地销售。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惠理、东亚银行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在内地销售基金的申请。
  相关阅读:
  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开闸
  备受关注的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7月1日正式开闸,数十家内地基金踊跃南下。记者了解到,作为摩根资产管理的互认基金产品代理人上投摩根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携手外方股东景顺集团旗下的景顺投资在第一时间分别向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递交了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材料,有望成为内地首批启动基金互认业务的基金公司。
  基金互认是指允许境外注册并受当地监管机构监管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开销售。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通过基金互认,将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认可或许可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
  今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由此,酝酿多年的基金互认机制获得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的放行,初始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
  据介绍,内地基金与香港基金的互认标准是一致的,即基金需成立一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产品类型为常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及指数型。目前符合上述标准的香港基金有约100只,内地基金有约85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