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退市制度趋于严格 资金炒作终将退潮

时间: 2017-08-0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在监管层持续强化和完善退市制度推动下,新都退和欣泰退作为今年以来进入退市整理板交易的两只股票,退市整理期间表现均较为弱势。 目前已经退市的新都退在退市整理期,曾经演绎连续17个跌停,股价累计下跌幅度高达80%。而欣泰退从7月17日复牌以来,也遭遇了连续6个“一”字跌停,随后低位震荡,8月1日则再度跌停。 但同属弱势之下,若仔细观察两只股票交易的盘面特征,可以发现三大差异,这些差异折射出资金参与两只股票交易模式的明显区别,也显示出强监管下,资金参与退市股炒作渐退潮,博傻行为有所收敛。 首先,欣泰退频现单个营业部持续同向卖出,而新都退则更偏向于“T+1”式的反向操作。从交易龙虎榜数据来看,参与新都退炒作的资金频频出现“T+1”交易,快速买快速卖,资金短炒意图明显。而在欣泰退复牌的12个交易日里,这种“T+1”交易模式已不存在,而是多次出现单一营业部持续同向卖出的情况。 其次,与新都退的“或得性”短线收益不同,欣泰退博弈资金短线获益已经难上加难。资金豪赌退市股,一是寄望于未来恢复上市,二是豪赌在退市整理期间以及未来的三板市场交易中获取短线交易差价,由于欣泰退被实施退市后,没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致使资金参与十分谨慎。 第三,和新都退相比,在欣泰退的股票交易中,大额资金已经不愿意通过间歇性拉升甚至股价涨停的方式演绎股票“灵活度”,而更愿意采取“小步碎跑”的方式进行。这表明,与新都退不同,参与欣泰退的资金已不愿意在相对高位进行大量操作。 无论何种交易模式,博傻资金参与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交易,都是一种面临较大风险的非理性行为。一方面,一家公司在退市前,以往可用的“保壳”手段已经用尽,满足重新上市的财务条件难上加难,因此迄今尚无一例成功重返A股者;另一方面,随着退市制度的执行趋于严格,退市公司家数有望增多,在IPO常态化背景下,退市公司实现“咸鱼翻身”的可能性必然下滑。 本月下旬,欣泰退将正式作别A股。两家公司都没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做大做强,最终沦为A股市场中的一缕轻烟。面对风险,投资者理性投资尤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