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业绩预告“变脸”比翻书快 巨亏到巨盈也不一定靠谱

时间: 2017-07-17  文章来源: 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近日部分个股业绩变脸以及股价闪崩的情况让许多投资者唏嘘。而更让股民感到无奈的是,常常要到业绩变脸公告公布,才知道持有的股票遇到麻烦。
  慎防 “变脸”成股价操控陷阱
  截至7月15日,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2062家上市公司中,有252家发布了预告修正公告,其中有64家业绩大变脸,从预计半年报预喜变成首亏、续亏、略减、预减。就连一直以来创业板里的大权重以及一直被公认的“真正的成长股”也加入了杀跌阵营,原因则是业绩不及预期。
  其中,净利润亏损变动幅度最大的是青龙管业。青龙管业在上市当年便创下了此后7年的最好业绩,自2010年开始,公司净利润便一直跌跌不休,仅2013年实现了正增长,但依然低于上市首年。4月24日披露的一季报中,预计中报净利润为915.04万元至943.64万元,同比增长1500%至1550%。业绩变动原因为,“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正在履行的合同发货增加导致销售收入增加,从而导致净利润增加。”该股股价此前一路走高,自4月5日至5月3日,股价涨幅近100%。如果投资者在这期间高位买入,到目前为止账面亏损已近3成。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遇到这种变脸股,通常应该首先评估业绩下跌严重程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看到前景变得黯淡,就应当先离场观望,不能死守。
  太平洋证券某分析师认为,当前虽然大盘还处在3200点附近的相对低位,但很多个股的价值依然高估,泡沫仍然很多,业绩变脸股往往是引爆股价“雪崩”的导火索。
  靠“身外之物”盈利的公司不可靠
  此外,对于目前大幅“向上修正”的公司,也要看清修正原因,有些公司的业绩暴增是因为非经常性收益,这对于后续业绩增长的意义不大,因此没有必要追涨。
  以*ST江化为例,近期预警由亏损转变为扭亏为盈,由4月份报告中预计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000万~3000万元大幅向上调整为预计盈利800万~1800万元。在主营业务无明显飞跃的情形下,公司预告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在第二季度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过户,将浙铁大风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同样依靠“身外之物”——非经营性收益达到预告改变的还有帝龙新材。此外,“突如其来”的并表收入均是影响业绩变增或变减的原因,其案例包括有佛慈制药、奥普光电、悦心健康等。
  有基金经理认为,业绩修正向上的理由无非三种,一是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盈利能力提高;二是订单大幅度上升,销售收入超预期;三就是依靠“非经常性收益”使上半年业绩回升,卖点股权、资产之类的,对这种企业一定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