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无人零售”引爆生物识别 新三板数家企业布局其间

时间: 2017-07-14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扫码进入、边吃边淘、拿完即走——这就是最近十分火爆的“淘咖啡”的无人零售消费模式。可能不少人疑惑没有营业员如何结账,生物识别技术可以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只要顾客对着点餐机刷脸,机器即可识别出顾客的支付宝账号,顾客下完单,钱也支付了出去。
  近年来,生物识别市场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发展。该技术不仅受到海外科技巨头的青睐,新三板也有不少企业从事着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发展势头良好。
  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爆发
  无人零售模式所运用的就是生物识别中的人脸识别技术。实际上,这一技术也并不陌生,支付宝已经开通了刷脸登录功能。
  从传统的按键输入密码,到指纹、声纹,再到如今的人脸甚至虹膜,生物识别技术不仅细分出了许多领域,近年来更是被广泛应用到了金融与安防领域。
  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蔡卓即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生物识别除了安全性之外,速度与便利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否则消费者不会倾向舍弃成熟快速的密码、指纹识别方式,改用需耗时更久的精准人脸识别。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十余家新三板企业早已布局
  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让相关公司持续受益。据记者统计,新三板从事生物识别领域的公司共计16家,13家企业2016年实现了营收增长,11家实现了归属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数据显示,新三板从事生物识别技术的公司中,去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的共有5家公司,分别是海鑫科金、奔凯安全、文达通、圣点科技与智慧眼。它们2016年的营收分别为6.16亿元、4.07亿元、2.57亿元、1.12亿元、1.02亿元,营收均实现了30%以上的高增长;净利润方面,5家公司均在1400万元以上,除海鑫科金净利出现下滑外,均实现了15%以上的业绩增速。
  安威士近日发布2017年半年度预增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4%至385%。公司称,经过两年的投入,现有生物识别产品更新升级,并持续推出了5款新品,特别是人脸识别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此外,多家新三板企业近期融资投向生物识别领域。
  捷通华声上周公告称,公司以每股13.39元的价格成功发行373.41万股,共募资5000万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图像识别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强和清华大学的科研合作,推进清华灵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发展。捷通华声于2016年6月挂牌新三板,百度旗下的百度网讯持有捷通华声84.25万股,持股比为1.50%。
  同样因研发生物识别技术产品而进行定增的还有圣点科技。公司6月底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0元至12元,预计募集资金不超过2亿元,其中1.5亿拟用于生物识别技术软硬件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