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谁推动了周期股反弹? 需求还是流动性?

时间: 2017-07-10  文章来源: 金融界
  市场行情回顾
  上周美元指数+0.40%,欧美主要股指普遍上涨,纳斯达克指数变动+0.21%,标普500+0.07%;布伦特原油价格-4.20%,CRB现货指数-0.24%。上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即期价分别变动+0.25%、+0.29%;商品方面,焦炭+2.65%,螺纹钢+2.42%,铁矿石+1.69%;股票市场方面,A股创业板指+1.72%,深证综指+1.08%,中小板综指+0.94%,上证综指+0.80%。
  重要焦点及市场观点
  1、短期视角:关注下周4500亿流动性到期,以及月中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上周周报,我们观点鲜明的提出《反弹窗口期未关闭,左侧减仓时机未到》,并且判断,除非出现利率上行的同时央行又放弃对冲大量到期流动性的情况,否则市场仍然处于反弹窗口期。央行本周虽然没有对冲到期的2500亿流动性,但同时银行间利率也并未上行,截至本周五隔夜SHIBOR和1周SHIBOR利率分别为2.5330%、2.7858%,分别较上周变动-8.50BP、-5.97BP,显示银行间流动性整体上仍然偏宽松。本周又有媒体披露监管层关于支持并购重组提速的表态,6月以来并购重组过会的数量也的确显著增加,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尤其是成长股估值的短期修复。但这些修复的前提和大环境都是流动性的相对宽松,下周策略除了仍然要继续关注央行对到期的4500亿流动性的反应和银行间利率水平的变化以外,最需要重视的还是可能在月中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5年一次的重磅会议在目前时点举行,意义非凡,金融监管和金融反腐的大基调如何,可能成为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
  2、周期股反弹,谁是核心推动力? (1)6月以来,周期股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弹,推动力是流动性边际缓解带来的商品期货反弹,还是需求层面的超预期?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是前者,那么周期股可能只是随着商品期货价格修复的超跌反弹,并且可能随时会被流动性的波动所干扰;如果是后者,所谓的超预期究竟是5-6月的需求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还是未来的需求可能进一步超预期? (2)那么,最近一个月需求层面有没有观察到一些超预期的东西?从6月以来的高频数据来看,总体上经济并没有太超出预期的地方,用喜忧参半形容更合理,预计6月工业生产(剔除价格的因素)与5月持平,工业企业利润(价格同比回落)继续回落,总体上比此前过于悲观的预期要好。一方面,6月工业生产所有回升,日均粗钢产量明显反弹,并且南华工业品指数也连续上涨。但另一方面,水泥价格整体回落,高炉开工率6月下旬开始出现下降,同时6月六大发电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速也有较大程度回落,5月YOY+10.99%,6月YOY+5.55%。 (3)未来还有哪些因素可能超预期?第一、基建投资增速年初以来缓步下行,叠加目前收紧的流动性环境,PPP项目资金越来越难以获得,基建超预期的可能性极小。第二、年初很多人看好制造业投资持续复苏的原因之一在于库存周期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但目前来看,5月工业企业数据显示,占制造业投资规模超过50%的行业已经处于被动补库存或者主动去库存的阶段,并且同时出现了制造业投资向下的拐点。第三、三四线房地产销售比想象中好是上半年市场已经普遍认识到的事情,而未来究竟还有多大超预期的空间,目前难以断定。 综合来说,本次周期股的反弹更多因素在于流动性暂时宽松带来的商品期货修复,以及对于过去一段时间需求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的预期修复。因此,反弹至此,周期股需要有更多未来需求超预期的因素来推动,否则后续分化的可能性较大,关注中报可能超预期的周期股。
  3、配置策略:继续布局混改和滞涨二线白马 (1)重视下半年混改落地的广度和力度,央企首推建筑、地方首推天津(医药集团)。 (2)近期一些年初以来滞涨的二线白马开始有所表现,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警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带来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