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两鸟在林”亦可胜于“一鸟在手”

时间: 2017-07-0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股市笙歌】 股票市场是一台显示缓慢的称重机,称重对象是上市公司的价值。 与资本短期的逐利本性相比,一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显得格外刺耳。 风险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考量因素,金融教科书有云“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所以,当下发生的事情总是成为人们进行评判和决定的首要因素。在缺乏对基本情况调查了解的时候,我们内心已经产生各种评判,并纷纷行动采取应对措施。 宏观经济在驶过快车道阶段后,近年已进入结构调整和稳健发展的阶段,这让此前通过快速发展暂时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一些明星企业和公众人物的负面消息,还是各种加工扭曲的传言或谣言,都有明显增加。 比如,对大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排查,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走样变形,恐慌的气氛最终促成投资者争先恐后抛售股票和债券的一场闹剧。对于知名企业家或者公众人物的调查谣言,尽管所涉人物一直在出席公众活动,但是也不得不专门澄清辟谣,给公众留下了未来似乎总要出点事情的不良印象。更有意思的是,但凡有公司出现资金链紧张或者断裂的问题,大家常常与曾经的“德隆系”挂勾,进行全方位比较和煞有其事的预言。 古人尚信奉盖棺论定,但是资本市场对于时间的长期价值越来越漠视,却高度关注短期的信息和事件,市场主体各自的交易行动又可以互相印证判断,就产生了过分的扭曲和夸大。这种扭曲和夸大与监管部门严格管制的杠杆性非常类似,其产生的破坏效应却容易被人忽视。当然,所谓的破坏效应主要是对于事件主体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在于缺失独立思考,也无法挖掘价值和获得更好的投资成果。 历史上兴盛伟大的王朝,常常鲜有故事流传,因为无论刀耕火种还是社会发展都很平常平淡。同样,每时每刻市场都在孕育着伟大的企业,时间是企业最忠实的朋友,一场数年大牛股的走势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对于企业长期价值的深入调研和关注,可能只是少数聪明投资者夜以继日努力的事情。 于是最常见的情况出现了,在一些伟大企业股价走出100%直至几十倍涨幅时,我们才后知后觉去关注或者宣传。在一些企业出现重大事件风险时,投资者又弃之如敝履,并且市场会高度聚焦并反复传播,似乎企业已经天塌地陷。实际上,只要是认真经营业务的企业,经历些波折后总是可以恢复元气,甚至发展得更好。 时间是聪明投资者最为倚重的因素。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过,“股票市场短期看是投票器,长期看是称重机。”进一步解释,股票市场是一台显示缓慢的称重机,称重对象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在巴菲特刚刚开始职业投资者生涯时,他就明确告诉他的客户,用3年到5年的时间去考量公司价值和投资绩效。相较于A股市场高水平的换手率,以及投资机构的短期业绩考核机制,3年到5年就是一个笑话。 “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精髓是,迅速落袋为安、现金为王,这其实是一种懒惰的投资思维。笔者看来,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研究行业趋势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看看在时间朋友的帮助下,企业会发展什么变化。至于短期的所谓聪明应对和市场各种喧嚣,不足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