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新三板2017年中期策略
时间: 2017-07-07 文章来源: 新三板在线
报告摘要:2017年上半年市场表现不佳。三板成指较稳定,做市指数持续下行。新三板扩容速度放缓,退市企业数量增多,股本与市值增速放缓。做市转让发展停滞,协议转让公司占比升至86.40%。新三板2016年成绩不佳:营业总收入持续上升,归母净利润出现下降,但仍具成长潜力。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成交量有限,平均换手率仅达5.27%。可流通股份占比提升。定增市场无亮色,股权质押市场升温。
定位初明确,强监管下创新难。新三板出现在政府报告和证券法二审稿中,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内的定位和内涵得到积极认可。未来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平台引入可期。2017年上半年进一步加强监管,构成政策红利和创新升级的前提。三类股东问题、A股减持新规等,降低了制度套利空间。港交所创新板等构成了竞争。完善新准入条件,投资者结构迈向专业升级。
制度建议:稳、监管、去杠杆等误伤到新三板,呼吁一揽子流动性解决方案尽快推出。从交易制度比较通用的部分着手进行改善,以基金到期为契机推出大宗转让平台;对二级市场交易准入资金条件适时予以调整并引入更多的投资机构,活跃三板市场。
投资策略:定位已经初步明确,新三板长远发展有信心。按照边际增量、帕累托改进的思路,新三板→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经济体系是最优改革路径。当前市场悲观氛围来自政策创新预期落空“:稳中求进”中当前“稳”是主题,体现在强化监管;而对于新三板新兴市场,不进则退。缺陷风险暴露、基金到期退出、三类股东方案不明等,日益构成威胁新三板的挑战。预计新三板下半年行情前低后高。若不出现大的动荡,新三板市场三季度大概率延续二季度的行情,持续小幅下跌,温水煮青蛙。随着新的政策周期四季度开启,新三板二次创业周期有望真正开启。新三板参与者会经历先苦后甜的升华进程。市场重新洗牌,耐心、谨慎的剩者为王。我们全面分析了管理型行业门类下19个行业及其二级子行业,给出了具体的精选方向和标的。我们更新了TOP200组合,并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更加优质的TOP50超精选组合。
风险提示:自上而下的经济政策制定及实施方式变化。新周期有增量边际改革向存量结构调整的倾向。新三板相关政策方向、政策步骤与政策节奏的不确定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