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为退市股设门槛以利中小投资者

时间: 2017-07-07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退市股票新都退迎来“末日狂欢”。7月6日为该股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盘中涨幅一度超过7%。而7月5日新都退出现退市整理期首次涨停,截至5日收盘,新都退涨10.14%,成交金额为4506万元。
  网民认为,退市股票被“爆炒”,反映出股市中存在的投机心态。在现有的严监管生态下,退市股票再重组上市的可能性非常低,投资者应充分衡量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风险成本。不少网民认为,监管部门近期不断扎紧制度篱笆,为退市整理股票交易设置门槛之举可圈可点,此举是对中小投资者负责的最好表现。
  豪赌退市股风险巨大
  网民“股票书生”说:“最后一个交易日,看谁在作死。在现有的严监管下,该股票几乎不可能再重组上市了,投资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钱变成废纸。”不过,也有报道称,有人买新都退11天狂赚800万元。
  对于退市股上演“末日疯狂”,网民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博傻”,投机可能导致永远都解不了套的恶果。还有网民认为这是“智取”,资产价值不会因为退市而一文不值。
  据报道,明知新都退的退市命运已定,却依旧有资金甘愿“博傻”,不排除是被困资金为“忽悠”最后接盘者而释放的烟幕弹,但更多的或是一些投资者对新都退重新上市抱有希望,“飞蛾扑火”般进行豪赌,以等待“咸鱼翻身”。
  有网民指出,不少炒作退市股的投资者就是抱着赌公司重新上市的心态,但这类股票能否重新上市还不一定,豪赌股票恢复上市风险巨大。因此,普通投资者需充分衡量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风险成本,小心“末日狂欢”变“末日崩溃”。
  设置投资门槛很必要
  监管部门正在为投机者“赌未来”设置门槛。据了解,在涉及退市整理股票交易的问题上,深沪交易所近日均补充个人投资者买入退市整理股票准入要求中资产条件,应满足20个交易日日均证券类资产不得低于50万元的要求,其中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资金和证券。根据安排,这一规则于7月1日起施行。
  对于这一门槛的设置,网民纷纷点赞。网民“皮海洲”说,投资者参与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以期“赌未来”,其重新上市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更多的还是投资风险。所以,将证券类资产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拒之于退市整理期股票交易的大门之外,是对中小投资者负责的最好表现。
  网民“郭施亮”分析,时下中国股市已经成功上市的上市公司家数突破3000家,而退市家数总量却不足10%,年均退市率更为偏低。由此可见,股市急需提升退市率水平,在股市退市率逐步提升的前提下,更需要完善民事赔偿机制以及提升股民索赔效率,从本质上保障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记者 曾德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