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如何辨别题材股和成长股

时间: 2017-07-06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A股一揽子蓝筹股被纳入MSCI指数之后,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愈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港股市场近期频现题材股闪崩现象,揭示出题材股的脆弱性。题材股往往容易与成长股混淆,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题材股和成长股之间的差异。
  题材股和成长股往往有类似的故事起点,公司业务切入具有广阔市场的产业,预期未来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两者的区别在于,经过最初的产品研发阶段之后,题材股并没有可持续的销售数据支撑,而成长股则具备可持续的销售数据支撑。我们以科技股居多的纳斯达克市场为例,就可以发现题材股和成长股之间的明显差异。
  StemCells是一家著名的干细胞公司,同时也是20世纪90年代即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的老牌科技股。由于干细胞领域属于前景广阔的医药朝阳产业,同时StemCells公司在全球干细胞领域位居龙头地位,因此从1999年至2009年,无论美股市场如何颠簸,该公司股价始终呈现阶梯式上涨态势。有意思的是,StemCells作为科技型题材股,其市值管理手段也是频繁的股本拆细和产业购并,以此吸引投资者关注。即便是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高潮阶段,StemCells股价也高达350美元/股,市值更有2000亿美元之巨。但到了2016年,在美股蓝筹指数呈现大牛市的背景下,StemCells股价却跌至0.56美元/股,几近破产。原因很简单,StemCells经过十几年的研发购并,销售金额仍然寥寥无几且业绩亏损,这就是题材股华丽外貌背后最本质的软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成长股的典型亚马逊,这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在纳斯达克上市,两者最初的市场表现可谓不相上下,在销售业绩尚弱的初期,StemCells的股价表现还曾长期优于亚马逊。但近十年来,亚马逊的股价则一直呈现出稳健攀升态势,两者股价分化的起点也是两者销售数据分化的起点。2001年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亚马逊股价曾从106美元/股跌至3美元/股,此时贝索斯提出了成长股的折现现金流估值法DCF,即以企业未来自由现金流来估值,同时通过与公司维持较小的股本这一做法进行搭配,亚马逊可以回馈股东更多价值。DCF估值法听起来比较拗口,简单说就是以企业持续增长的正现金流作为估值基础,同时尽量维持股本不扩张,以此估值来支撑亚马逊市值的不断成长。亚马逊虽然业绩长期微利甚至亏损,但其正现金流却是持续高速增长的,因此亚马逊既不需要股本融资也不进行股本拆细,庞大的正现金流对应着较小的股本,这就是亚马逊股价不断递增的估值基础。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题材股和成长股虽然可能都有着类似的故事开局,但最终的分化取决于可持续的销售业绩增长,这是投资者辨别题材股和成长股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