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信建投:当前债市已进入黄金配置期

时间: 2017-06-30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6月29日-30日,中信建投证券2017年中期策略会在京召开。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在会上指出,无论是从市场对基本面的相对一致预期,还是从银行体系负债结构的调整情况来看,当前债券市场都已经进入黄金配置期,利率处于顶部波动中,调整即是买入机会,其中长端地方债和国债利差已经超过了理论定价所能解释的范围,仍然最看好地方债的配置价值。 配置需求有望改善 “交易性机会仍处于左侧,原因在于去杠杆仍在进行之中,政策风险待释放,且建立在不稳定负债之上的银行存量负债和存量资产的调整都需要时间,在避免发生较大金融风险的前提之下,交易机会的来临需要更为耐心的等待。”黄文涛指出。 具体来说,当前强美元周期没有结束,资金外流还将持续,但风险可控。4月以来央行去杠杆角色从主导转向配合,资金投放以建立在紧平衡上的维稳为主。但如果去杠杆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下降,央行货币政策也有微调的可能。 “监管棋至中盘,流动性溢价待恢复。”黄文涛强调,上半年金融机构去杠杆过程中,债券市场需求端缺位。下半年银行同业负债去杠杆进入到后半段,三季度有望观察到同业存单需求下滑,同业存单利率也将真正进入下行通道。而去杠杆过程中重新回流到大行的资金,也将产生出新的配置需求,且银行流动性改善也进一步刺激银行配置端需求的恢复。此外保险仍处于扩张通道,且万能险监管对债券配置影响不大,而严监管下无风险利率价值上升,保险对利率债的配置力度也在加大。 交易性机会仍处左侧 从利率角度来看,中信建投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郑凌怡认为,利率已处顶部区域,配置价值凸显。本轮债券市场的熊市来自于前一轮牛市中基于不稳定负债调整带来的需求反向收缩。5月中旬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并没有改善的迹象,但是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高位钝化,暗含经济悲观预期。同时,银行体系负债端调整虽然仍将持续,但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可能也正在过去,且资金回流之后,投资主体的转变也决定了风险偏好的下降,利好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最后,融资成本的整体上升也必将压制实体经济。未来进一步推动利率债收益率大幅提升的利空因素越来越少,利于长期资金逐渐配置。因此,首推地方债的配置价值。 郑凌怡强调,交易性机会仍处左侧。在监管进程中,银行一般性存款的争夺将变得更为激烈,过去建立在同业融资上的资产端处置也需要较长时间。穿透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会增大银行资本金和资产处置压力。嵌套链条的缩窄也会带来摩擦交易,熊市环境下更容易带来资产价格负面的波动。市场对于监管政策的预期差或是未来债市小波动的原因。经济的显著下行进而导致货币政策调整和监管趋缓是债市出现较大交易性机会的唯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