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减持新规发威私募定增产品 近七成亏损

时间: 2017-06-30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在5月27日证监会颁布实施的减持新规中,要求定增股份解禁后12个月内减持股份不得超过50%。而今,新规实施已逾一月,从市场情况看,此前市场热衷的定增题材吸引力有所减弱。不仅上市公司实施定增数量降幅超60%,而且截至5月底,纳入统计的私募定向增发产品近七成出现亏损,今年以来的整体平均收益率为亏损4.5%,而5月的平均收益率还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低纪录。
  定增的市场吸引力骤降
  自5月27日至今,减持新规实施已经满月,新规效力如何呢?据每经投资宝不完全统计显示,上市公司定增发行数据骤降。以发行日期来看,在新规实施一个月后,上市公司实施定增从之前的18家降至新规后一个月的4家,降幅达78%。而每经投资宝在定增并购的私募朋友圈发现,自减持新规发布之后,在圈子里面兜售定增项目的中介多了起来,但是几乎无人问津。
  对此,广东竣弘投资研究总监黎韦清告诉每经投资宝,在震荡市和熊市的背景下,定增价格上的折让不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增长来得靠谱。由于新规出来后,锁定期限拉长了,因此,定增标的的选择必须要以更长周期的角度来考量。
  私募近七成定增产品亏损
  继年初和5月证监会相继提高定增市场“门槛”之后,政策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作为私募基金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中的一种,定增型产品今年的收益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纳入统计的私募定增产品共计282只,今年以来整体平均收益率为亏损4.5%,其中仅85只产品获得正收益,占比30.14%,有69.86%的产品亏损,其中在197只负收益产品中,有100只产品跌幅超过10%,最大跌幅为53.45%,私募定增产品整体收益不容乐观。
  由于减持新规之下,未来的定增市场走势无法预料,不少投资者不再看好定增产品。因为定增基金在封闭期内,投资者不能撤资,投资者即使想止损离场也无法做到,而今年来市场环境不佳,多数个股也难逃下跌命运。加上监管政策趋严,定增折价率也在逐步收敛,折扣收益降低。同时IPO速度加快,上市公司“壳价值”显著减小,估值降低。种种原因叠加之下,使得今年以来私募定增产品的表现不佳。
  对此红榕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吴强告诉每经投资宝,减持新规出台后,对定增市场影响非常大。首先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会去考虑更多的融资渠道,不是为了定增而定增。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折价率越来越低,就需要更加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成长性,而不是为了套利,这才是投资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