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近8成化工企业上半年业绩预喜

时间: 2017-06-2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收盘,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化工行业近300家公司中,已有13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告,披露比例近半。136家公司中,除了3家不确定之外,预喜公司(含预增、略增、扭亏和续盈)家数达到106家,预喜比例78%。其中,卫星石化、中核钛白等7家公司业绩同比增幅有望超过10倍。 分子行业看,除复合肥、民爆等子行业仍处于低迷外,石油化工及基础化工的大多数子行业盈利均同比大幅改善。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成为相关公司业绩回暖的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指出,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化工品价格经历一轮暴涨,部分产品价格涨幅多达数倍。在下游需求未有明显好转的局面下,部分产品价格暴涨不具备持续性,2017年下半年价格走势将更加复杂。 产品涨价促业绩大增 目前来看,业绩增速位于前列的公司大多是受益于主要产品的价格暴涨。目前净利增速位于首位的是卫星石化,受益于丙烯酸及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2亿元-5.9亿元,净利同比增长3315.9%-3775.8%。公司表示,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是报告期内,生产装置运行稳定,开工率高,下游需求较好,产品销量稳定。 增幅榜前十名中,钛白粉三家公司中核钛白、安纳达和龙蟒佰利均位列其中。三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790.8%-2263.4%、1669.5%-1915.2%和1446.9%-1587.5%。钛白粉在过去一年价格从不足10000元/吨一路涨至今年5月的19000元/吨,增幅几乎翻倍。相应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 受主要产品价格上涨和环保新政影响,去年表现低迷的农化行业公司上半年业绩转暖明显。新安股份、红太阳、诺普信、四川美丰、鲁西化工等公司业绩同比增幅居于前列,均预计上半年扭亏或预增。 据了解,受行业低迷影响,近年来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都处于低位。2016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更是跌至负值,部分子行业如粘胶等行业近几年几乎无大的新增产能。新增产能的减少,有助于减轻产能过剩压力。 今年上半年,环保巡视组进驻山东、河北、江苏等多个省份,严格环保执法下,不少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被关停,也导致部分产品供需出现改善。 此外,国内化工行业尤其是中上游化工原料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竞争格局,产品价格暴涨暴跌成为常态。例如丁二烯今年一季度一度突破20000元/吨,而2016年年初价格仅为5000元/吨左右。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化工行业当前仍处于产能消化过程后期。2017年1-4月全社会固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8.90%,而化工行业固定投资累计同比自2016年以来首次转正,达到2.20%,仍低于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但是两者增速差大幅持续收窄。在产能出清、补库存下量价齐升、原油价格回升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2016年化工行业盈利明显改善,并于2017年第一季度达到利润高点。 部分子行业低迷 复合肥、锂电池、民爆等化工子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则表现较为低迷。受粮价低迷及尿素价格下滑的替代效应影响,复合肥行业自去年下半年开始需求明显下降,导致相关公司业绩下滑。金正大、史丹利和司尔特等行业龙头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续盈或略减。其中,史丹利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2.64亿元-3.77亿元,同比下滑0-30%。 受2016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补贴削减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此前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多氟多预计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减,预计实现净利1.25亿元-2.00亿元,同比降幅在20%-50%之间。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公司锂离子电池和六氟磷酸锂产品销量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更有一些公司主业凋敝已久,公司重组是其主要看点,业绩难以出现明显起色。如天马精化预计上半年亏损0-600万元。公司表示,其所处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致营业收入、毛利率均出现下滑;设备维修维护及雾霾引发的环保治理,致产能利用率不足。 后续走势复杂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国内化工品价格先扬后抑,二季度企业盈利环比下降明显。部分产品二季度价格出现较大的调整,如钛白粉价格自2017年5月下旬开始出现一年多以来首次连续下跌走势,部分品种的市场交易价格跌幅达到2000元/吨以上。 伊斯特威尔供应链管理公司副董事长杨向宏认为,经过最近十年残酷的市场拼杀,很多的行业和产品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寡头垄断,企业高度控盘之下,价格涨跌更加难以预测。从今年的市场来看,下游化工品需求和消费一直较为低迷,一些化工原料产品价格疯涨背后的炒作因素不少,目前的价格还没有跌透。 天风证券认为,展望下半年,化工行业整体需求难以持续复苏。下游纺织服装、农业未来继续维持低速增长,汽车需求增速重回个位数,政府调控下地产高景气难长期维持,家电、装修等地产后周期板块需求增速下半年或进入相对低位水平。需求难以超预期,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供给方面的变化。政府自上而下强力推动环保治理的意志和决心未变,环保高压将成中长期大逻辑。化工企业搬迁入园、企业环保装置升级、环保督查密集开展,将大幅提升化工企业环保成本。危废处理价格大幅上行,对环保水平低下的中小企业盈利冲击尤其明显。可预见部分中小产能将彻底退出,龙头将明显受益。下游产业升级,化工新材料需求快速增长,看好锂电隔膜和电子化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