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A股四度“闯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终过 海外投资者可能已经提前押注

时间: 2017-06-21  文章来源: 界面
  A股终于被纳入明晟指数公司(下称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是其第四次冲关。北京时间今日(6月21日)凌晨四点半,MSCI宣布的上述结果或将提振A股投资者情绪。
  MSCI宣布,从 2018 年 6 月开始将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和 MSCI ACWI 全球指数。同时公布,阿根廷指数不会被重新归划成为新兴市场。但MSCI 阿根廷指数仍会保留在2018 年纳入新兴市场的年度市场分类评审名单上。
  根据计划,MSCI 初始纳入中国 A 股 222 只大盘 A 股。基于 5%的纳入因子,这些 A 股约占 MSCI 新兴市场指数 0.73%的权重。MSCI 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
  第一步,预定在 2018 年 5 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在 2018 年 8 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 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MSCI 董事总经理暨 MSCI 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 Remy Briand 指出:“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 A 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如今 MSCI 迈出纳入中国 A 股第一步的时机已然成熟。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中国 A 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此前,各大金融机构曾预测,今年纳入概率大于去年。但如果纳入,大概率是今年3月调整过后的“弱纳入框架”。
  自2013年MSCI启动对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审议工作后,A股已经经历了四次审核。前三次均以失败告终。回顾A股进军MSCI的历程,可以看到监管层在A股改革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QFII配额和资本限制的改革、沪港通的开通、资本利得税和对实际权益拥有权的解答等。
  重阳投资分析称,MSCI将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根据追踪相应指数的基金估算得到的流入资金规模约为100亿美元,即700亿元人民币左右。相对整体A股自由流通市值而言并不大,从资金增量角度来说对A股市场的实际影响可能较小,对A股市场的影响更多地应该还是表现为对投资者情绪的提振。“今年MSCI将A股纳入中国指数,将有利于A股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
  另外,由于纳入方案是以沪股通和深股通大盘股为基准样本筛选纳入标的,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对优质大盘蓝筹的偏好或有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海外投资者或已提前押注A股此次被纳入MSCI。数据显示,今年前几个月,南下资金远高于北上资金。但近期走势却出现反转。
  南下资金方面,前两周港股通日均净流入仅6.9亿元,显著低于年初至今日均17.9亿元的净流入金额。同期,北向交易日均净流入12.1亿元,显著高于年初至今日均的9.5亿元。“由于海外投资者对MSCI或将于本周宣布纳入A股有所预期。”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表示。
  在2016年6月“闯关”失败后,MSCI提出了纳入A股需解决的三方面问题。2017年3月,MSCI再次启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市场征询工作。目前来看,MSCI去年提出的三个问题中有两个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投资A股的金融产品,需要通过中国交易所审批这一项,没有变动。
  此次结果宣布前,MSCI实际上提出了两个纳入框架。一是,2016年纳入失败时的强纳入版本;二是,2017年3月问询新增的弱纳入版本。相比强版标,弱纳入版本减少了股票数量、降低了权重配置、并通过互联互通机制绕开原有QFII下的资本流动问题。
  在正式结果宣布前,金融机构分析人士倾向于认为,以弱框架的形式被纳入的可能性更大。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原因在于,一方面,在监管政策并没有更多针对性更改的前提下,同样的强框架今年如获得通过恐引发市场对其审核标准的连贯性质疑;另一方面,现有政策与客户需求之间,弱框架是更为稳妥的中间选项。
  另一方面,A股的监管机构证监会最新的表态和去年相比,没有发生变化。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上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四点意见,表明监管对此的态度。
  张晓军称,一、A股纳入MSCI指数,中国证监会一直是乐见其成,也是欢迎的。二、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股票指数,无论是MSCI指数,还是其它的指数,假如没有中国的股票在里面是非常不完整的。
  三、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决定权在MSCI,这是MSCI的一个商业决策。四、不管是否被纳入MSCI指数,中国股票市场,包括整个资本市场沿着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前进是不会改变的,改革开放的节奏也不会因为A股是否纳入MSCI指数而改变。
  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2016年就曾表示,“对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应该抱一个顺其自然的态度。长期来看,A股被纳入是一个历史必然,早晚会发生。”
  今年4月,包括贝莱德和德意志资产管理在内的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首次表态支持将A股纳入MSCI中国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