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VC基金之间的差异化,重要吗?

时间: 2017-06-21  文章来源: 36氪
  编者按:本文译自美国著名的风险投资人 Brad Feld 的博客。Brad Feld 自1987年就开始从事早期投资。他先后创立了 Intensity Ventures、Mobius Venture Capital和Foundry Group等知名投资机构。他同时也是著名孵化器TechStars的联合创始人。
  在过去数年中,我曾与无数 VC 基金的管理人交流过。昨晚在与其中两位相识已久的基金管理人用餐时,他们其中一位问我:“Brad,你觉得我们基金之间的差异化在哪里?”对这个问题,我有点激动地提高音量回答:
  现在市场上大约有500 只 VC 基金,或许更多。他们中的许多同时是天使基金,还有一些是由成功的创业者或职业经理人发起设立的 VC 基金,还有少部分则是已有风投公司新设立的 VC 基金。职业经理人或许会说自己深谙公司成功之道,可以帮助CEO改善公司运营。而天使投资人则会展示自己的成功投资和资源网络。无论当下的投资热点是什么,每个基金管理人总会找到切入点来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探究 VC 基金之间的差异化,真正需要关注的应是基金本身的投资业绩和投资策略。事实上,很多基金及其管理人尚无投资业绩可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策略就更显重要。
  我的回答并没带着愤怒的情绪,但的确使我们三人的对话陷入一轮短暂的沉默。
  的确,在我看来,现在有些词已经被过度使用却不产生实际指导意义,“差异化”就是其中一个。我们常常会听到或被问到:“你们的差异化在哪里?”与我个人而言,已经不在意“差异化“了。因为我的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向我展示几页关于某个事物的差异化的ppt或故事之后,很可能只要我稍微深挖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差异化是那么不堪一击。
  我建议两位老朋友还是深入讨论一下基金投资策略。我知道他们投资什么(比如投资阶段、公司类型),我也知道他们的投资方式( 种子轮,一次或两次调查,没有董事会席位但创始人几乎可以对他们随叫随到,交易中没有控制权),但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投资策略。
  想到这里,我接着又说道:
  假设你的基金规模为X千万美元,你打算做多少笔投资?在多长的时间尺度?投资节奏如何把握?你作出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什么?你将如何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作出应对?你打算如何安排尽职调查,调查内容都是什么?你是否打算介入下一轮投资的投资人决策?你打算只通过现有基金直接投资,还是打算成立特殊目的实体(SPV)来完成投资?
  在这之后,我们三人讨论了与 CEO 和创业者的沟通策略,他们如何通过创业者向其他风投和创业者传递投资信息,在超过 500 只的 VC 基金行业中,他们如何定位自己。
  今早,我仍在思考昨晚关于 VC 基金差异化的讨论,并更加确信我昨晚的答复—— VC 基金之间的差异化其实并不重要,最终还是要用业绩和策略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