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策略周报:市场已在好转 逢调整可适量买入
时间: 2017-06-19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网06月19日讯国信证券:近期政策相对真空,温和调整后再度上行
本周策略展望:温和震荡延续,逢调整可适量买入
上周盘面略有调整,从结构上看,盘面回落较为缓慢,形成易涨缓跌的结构;从量能上看,上周调整量能逐级收减,形成蓄势的格局,不过调整并未结束,短期下行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可酌情买入。基本面方面,联储加息后约有几个月的真空期,目前央行政策较为温和,趋紧的条件不成熟,因此本周以后将形成一个政策的小真空期,相对来说。
操作上,国信证券建议,稳健的投资者可持行情高点,激进的投资者可逢高抛售做短差,仓位较低的投资者可酌情加仓。
国海证券:缩量震荡的格局更有利于市场
投资要点:
美联储如期加息25 基点,并给出缩表的框架方案。从本次FOMC 利率决议以及会后耶伦的新闻发布会来看,我们认为以下两点值得关注:(1)缩表框架的出台意味着金融危机之后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彻底退出。(2)美联储与市场在加息节奏上可能已经开始产生分歧。
我们认为,缩表的进程不会快于市场之前的预期,但美联储与市场在加息节奏上的分歧很可能会再度扰动长期国债收益率。对于后者,当前市场更看重的是3 月以来通胀的持续走低,而美联储是更前瞻性去预判未来通胀走势来决定中长期利率中枢。因此,下半年很可能在通胀并未明显攀升之际,美联储会再次加息,从而冲击长期国债收益率。
从利差水平来看,国内货币政策自主性提升。当前存款机构质押回购利率(DR001)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利差约为170bp,已明显高于年初150bp 左右的水平。因此,国内货币政策的取向在短期内将更多的取决于金融去杠杆的节奏和持续性。
市场风格分化明显。中小市值个股在上周表现明显好于权重股,这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存量资金在板块之间的迁移。不过除了中小市值个股,有色板块表现也非常抢眼。我们认为,部分存量资金从“漂亮50”中的迁移可能会选择超跌的中小市值,但依然会有资金更青睐于业绩、估值较为匹配,且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品种。
缩量震荡的格局更有利于市场。我们认为上证综指的缩量震荡是相对比较健康的走势,其日成交在上周五再度缩至1500 亿以内。而中小板、创业板的成交并未有明显缩减,因此如果从未来1-2 周的布局上去考虑,我们会更倾向于那些业绩与估值匹配度比较好、年内涨幅并不高的主板个股。
我们建议尽可能去布局一些前期涨幅不大、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有明显逆市走势、基本面与估值相对匹配的个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流动性出现紧缩、相关行业政策低于预期。
海通证券策略:市场已在好转
政策在微变,情绪在改善。
(1)维持看多逻辑,保持多头思维。中期格局是非牛非熊的震荡市,本质上源于资金面和盈利面整体势均力敌。就阶段性而言6月4日《再次开启多头思维》将观点由谨慎转向乐观,6月可能是金融监管和资金紧张的否极泰来的转折期。从基本面看,投资增速已筑底,消费升级支撑整体需求平稳,中报确认盈利保持较高增长,国企改革近期加速迹象明显,市场环境有望改善。
(2)从过去两周看,看多逻辑正在逐渐兑现。就金融监管而言,在证监会最近政策已彰显监管有度的政策底后,银监会政策导向也出现了微妙变化;资金面央行近期加大货币投放,上周央行逆回购6200亿元,6月以来公开市场净投放4000亿元;国企改革加速推进。市场情绪也在逐步回暖,全部A股成交量、换手率、上涨家数占比均较5月底有所回升。
MSCI入则锦上添花,不入影响也不大。
(1)下周三(6月21日)MSCI将公布A股能否被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年度审议结果,新方案基于深港通及沪港通的背景,通过缩小标的范围,降低权重配置,绕道解决了之前QFII相关问题。目前跟踪MSCI新兴市场指数、全球指数的资产规模为1.7万亿、2.8万亿美元,如果全额纳入A股,A股的权重分别为8.7%、1.1%,则新增资金为1787亿美元。按照期初5%的比例折算,总规模为90亿美元,即约有607亿人民币初始金额流入A股市场,占目前A股总市值比重0.13%。
(2)北上资金流入稳定,博弈成分不大,资金集中于一线龙头源于中长期配置。5月至今北上资金平均周净流入额10.68亿元,与1-4月平均周净流入9.85亿元相比,未出现短期博弈式涌入。今年以来陆港通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852亿元。买入占比前十个股集中于海康、美的、格力等一线龙头,龙头公司可以跟国际上相关公司对标,更易估值、定价,属于中长期配置。
保持多头思维。市场中期格局是非牛非熊的震荡市,资金面和盈利面整体势均力敌。
6月4日月报《再次开启多头思维》观点由谨慎转向乐观,6月10日《雨后彩虹——2017年中期A股投资策略》重申看多逻辑,从过于两周看监管态势相对趋缓,市场情绪逐步回暖,热点扩散,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进入雨后彩虹阶段。
震荡市业绩为王,市场环境与投资者结构变化决定了市场风格偏向价值。随着市场环境转暖,市场结构有望从“一九”回到“三七”,从一线蓝筹价值向二线价值成长扩散,策略联合行业构建价值成长组合。此外国企改革进入政策再次加速推进期,国资委、发改委近期国改动作频繁,神华、国电等央企停牌预示改革加速落地。上半年市场对国改预期较低,下半年迎来十九大,国改尤其混改有望实现突破。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经济增速下滑、改革进程缓慢、汇率贬值。
招商证券:棋至中盘,该如何落子
我们认为,在未来两个月业绩公告期,业绩估值性价比才是王道。单纯做"漂亮50"的趋势交易,很容易就掉入价值陷阱。继续强烈建议投资者在未来一到两个月"放弃市值偏见,聚焦绩优成长,提高组合进攻,避免过度集中""抓住年内最确定的一波吃饭行情"。建议关注大众消费升级(中长期和逻辑、短期中观数据),以及部分周期品(盈利超预期概率较大),例如钢铁,水泥,稀土,锌。
【策略观点】6月4日,我们发布六月月报《迎来情绪改善窗口,两思路把握市场主线》。明确提出,随着银行监管自查临近结束,金融监管进入一段时间的真空期。6月11日发布周报《从"以大为美"到"以绩优为美"》,再次强调单纯的以大为美,以低估值为美的策略在当下已经完成了均值回归。在未来两个月业绩公告期,业绩估值性价比才是王道。
【策略观点】继续强烈建议投资者在未来一到两个月"放弃市值偏见,聚焦绩优成长,提高组合进攻,避免过度集中""抓住年内最确定的一波吃饭行情"。这个时间节点,我们希望能够布局短中长期逻辑皆顺的板块,避免被套在半山腰后无法翻身。目前中国经济正逐步转向依靠消费驱动,且大众消费品业绩景气度持续改善,建议从品质消费,健康消费,娱乐消费,孩童消费,便捷消费等领域寻标的。此外,单纯从业绩角度,周期行业盈利超预期概率较大。我们建议关注部库存降至历史低位或者供给受限,未来产品价格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的产品。建议关注钢铁,水泥,稀土,锌。
【策略观点】什么是成长风格的结束的信号?一,时间。到八月中旬前后,大部分企业发布了中报业绩预告后;二,利率。流动性是今年决策的关键;三,经济数据下行。
【财经要闻】美联储加息落地, 美元反弹金价下跌;央行激励绿色金融投入,证监会将引导机构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5月经济基本面维持平稳,M2增速放缓;地产降幅收窄,发电煤耗增速小幅回升。。
【主题跟踪】六月是国企混改进度重要的观察窗口期。预计主要超额收益时间段在3季度。
大部分试点央企在三季度公布具体方案或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届时混改领域重要事件冲击较为密集。
【主题跟踪】下周板块推荐:国产软件、证券。国产软件:超跌反弹将延续,短期在雄安、人工智能等主题驱动下或有交易性机会。证券:相对估值低,有补涨的交易性机会。
【估值跟踪】上周全部A股估值(TTM)环比大体持平,从前周19.86倍下降至19.75倍,剔除金融后全部A股估值从32.33下降至32.31,中小板从40.9上升至41.05倍,创业板估值从50.94上升至51.48。而沪深300成分股整体估值环比略有上升,中证500成分股整体估值从33.32上升至33.42。
【解禁跟踪】下周限售股解禁规模环比下降,其中定增解禁规模为216亿,未来几周限售股解禁维持呈现上升趋势;上周全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减持10.8亿,近几周减持额度大幅下降。
【盈利预测】对全A(非金融)2017年盈利预测持续上调,对中小板2017年盈利预测上调,对创业板2017年盈利预测下调;对部分周期品、通信、休闲服务、纺织服装行业盈利预测明显上调,对国防军工、计算机盈利预测持续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