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智能投顾的硬伤

时间: 2017-06-1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无敌的“阿尔法狗”让人工智能看似无所不能,那么,智能投顾是否能所向披靡?笔者认为,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智能投顾其更多的作用是信息对称、精准营销。而在投资实战中,机器人交易还行,但策略未必行。 野村证券在其发布的金融科技专题报告中划分了智能投顾的几大功能:投资者评估、建立投资组合、多元化策略、模拟动态市场表现。目前业界做得最好的是投资者评估,比如长江证券的阿凡达系统。在投资实战中,智能投顾的优势不少:在交易过程中以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导向,避免了传统人工交易出现的弊端;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管理摆脱传统人工交易中受到人性弱点、主观意识、监控效率等因素对交易的影响,在瞬息万变的行情中随时随地把握盘面中出现的机会,协助用户在市场交易中实现更好的投资回报;能提供更优惠的收费,且起投门槛更低。 但是,智能投顾本质上是投资系统,投资能力和长期可持续业绩才是核心竞争力,其核心是人的经验+人工智能。尤其在中国,一个真正优秀的智能投顾系统背后,投资经验和人工智能是两大不可或缺的因素。进一步讲,就是要知道如何系统化管理投资研究过程,而且能够把投资经验总结成可复制的模式。 从目前看,智能投资顾问在投资实战中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量化策略是以历史上的数据为基础形成的,而历史上成功的投资经验和逻辑的市场基础一旦发生颠覆性变化,相应的投资策略都将无所适从。就拿量化策略为例,集中持有小票同时做空股指这种策略在过去几年里左右逢源。而今,政策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流动性溢价市场风格风头正劲,但这些机器人又哪里知道?它只会执行那些在目前情况下屡战屡败的策略,自然今年量化对冲策略的产品多数都灰头土脸。 人工智能所依赖的深度学习技术是一个“黑箱”。即便是算法开发者都无法预知机器人的下一个决定到底是什么,更无法预知政策和市场会发生什么。这是智能投顾的硬伤。 当然,智能投顾将会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理财方式,借助系统自主管理投资组合,摆脱目前把资金交给基金管理机构不放心、不透明的问题,但离真正的“无人驾驶”却还有不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