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千亿蛋糕诱惑 多家公司加紧抢滩智慧医疗

时间: 2017-05-31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稳步推进及医改逐步进入“攻坚期”,以智慧医疗(WIT120)为核心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需求迅速提升。业内预计,我国智慧医疗建设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上市公司在加码健康产业、抢滩智慧医疗的布局今年以来出现明显提速迹象。 宜通世纪(300310)成为垂直布局智慧医疗的典型公司。继打造广西智慧医疗联播网、参股西部天使之后,公司收购倍泰健康的交易日前也顺利过会,收购标的承诺2016-2019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11亿元。海通证券认为,通过在物联网平台上嫁接倍泰健康“云—管—端”智慧医疗产品和服务体系,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展智慧医疗垂直应用领域业务。 思创医惠(300078)在智慧医疗领域布局更早,且随着“智能开放平台+微小化应用”从卖系统到服务收费模式的转变,已经步入利润率提升的窗口期。天风证券指出,公司智慧医疗业务的利润率将随着医疗耗材产品的快速增长和智能开放平台服务收费模式的转变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达实智能(002421)以智慧建筑与智慧交通为基础,近年来在智慧医疗业务领域拓展,先后涉足医院PPP建设、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智慧医疗领域,今年1季度还以参与设立的方式涉足保险业务,以盘活资源,进一步完善智慧医疗业务的闭环。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国智慧医疗建设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深圳鑫德亮电子公司日前也上线了智能医护管理系统,公司董事长檀德亮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说,智慧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在医院、养老等产业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上市公司针对智慧医疗的布局,不仅符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慢病化的健康结构需要,而且通过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