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张敬伟:减持新规这个紧箍咒让大股东不能再任性“闹天宫”

时间: 2017-05-31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端午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瞬间引发全市场热议。
  此规堪称“减持规定”的升级版。早在去年1月份,证监会曾发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16个月后,证监会再出减持新规,突显A股市场“强监管”的主旋律。上市公司减持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如果不给资本大佬套上规范减持的“紧箍咒”,资本市场的制度根基就会动摇,资本市场也就成了资本大佬的圈钱游戏场。股市变成了江湖或者说酱缸,投资失去了意义,投机变成了常态,这样的资本游戏是不可持续的。
  A股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新军,投资者散户居多。在A股市场的数轮涨跌周期里,散户们的股市经历往往有着被套牢的惨淡故事。炒股炒成了股东,甚至成为股民们自嘲的笑谈。A股市场缺乏有序和有效的监管,导致一些机构和上市企业变成了纵横股市圈钱的人。
  在市场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时代,A股市场也迎来了振荡期和转型期。资本大佬利用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通过先增持提价吸引散户跟进然后再大幅减持套现逃跑的方式,造成股市动荡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紊乱。总而言之,股市乱象,有很多是有大股东和董监高们造成的,他们搞乱股市的大杀器就是减持股份。
  由此而言,严苛的减持新规出台是给资本大佬们戴上了紧箍咒,促使其成为真正的投资者,使其变成资本市场负责任的操作者,抑制股市的投机行为,刺破弥漫于资本市场的投机冲动,让A股市场更具投资价值,更具确定性。
  散户们也许不太了解新规则过于专业的修辞和专业术语,但对新规主旨不得不知,总的来说就是约束资本大佬规范减持,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体而言,是对减持主体、减持数量、减持方式等进行严格的不留死角的监管。也可以说是不允许大股东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去随意减持股份。大股东既然要在股市中领衔主演,就要把自己的角色演下去,不能随意打退堂鼓、中途退场。这也意味着,监管层希望A股市场走出弱肉强食的江湖,使大中小投资者成为利益攸关的市场共同体。
  新规一是规范了大股东们的减持,堵住了大宗交易转让绕道监管的漏洞。资本市场允许定增和减持,但必须是符合市场规则和监管定增与减持。按照新规,大股东无法再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然后让受让方在二级市场大量抛售了。因为,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最多减持2%,另外受让方须锁仓6个月。不仅大宗交易行不通,竞价交易也走不通。二是对于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的减持进行规范。三是完善协议转让规则,对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时与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合并计算。四是完善减持信息披露制度。这一点很重要,新规明确了对董监高的减持预披露要求,形成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对大股东和董监高的减持披露规则。五是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眼下的证监会,主旋律是监管,或者说是边开放边监管。刘士余上任后开出了巨额罚单,A股市场里不守规矩的人越来越少,减持新规不过是强监管举措中的“之一”。不得不说,资本市场具有开放性,但是,只有让A股市场摆脱政策市、投机市和泡沫市,形成规范市场,才能实现真正的全球市。
  减持新规,就是借鉴了美日等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这些经验,让A股市场变得更具确定性,值得期待。但要说明的是,股市规范和股市行情是两回事,不要把新规视为促成股市牛情的催化剂。否则,投资者也许会失望。
  定增与减持,本是股市的正常生态。中小投资者,可以任性去做股市的加减法,但是资本大佬不行。他们是股市里的大玩家和利益当事人,如果野蛮增持或任性减持则会搞乱资本市场。减持新股就是要让股市变得更理性、资本市场更健全。更具确定性和投资远景的股市,对广大散户是相当利好。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