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信用利差重估仍在路上 投资者不宜掉以轻心

时间: 2017-05-26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5月以来,在资金面稳中偏紧,去杠杆深化,市场情绪趋弱的背景下,现券二级市场震荡不仅削弱了一级市场的拿债需求,同时还拉高了发行成本,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的情况始终未见明显缓和。
  券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2017年以来已有38家发行主体的40只信用债取消或推迟发行,合计金额达373.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融资环境的恶化,债市调整的加剧将加速信用违约风险的爆发。
  “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债市调整之后,信用债发行不畅,导致部分融资需求转向贷款、非标等渠道。”一位商行交易员指出,“而对于低等级发行主体来说,伴随银行风险偏好的降低和对流动性诉求的提升,其获取贷款的可得性或十分有限。在目前市场对低等级发行主体个券需求较差的背景下,该类发行人的融资渠道或多处受挫,债务滚动压力不言而喻。”
  需指出,随着今年上半年信用债收益率的持续攀升,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已传导至实体融资端,目前甚至出现了部分新债发行利率高于同期限贷款利率的情况。
  来自南京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市场研究部的数据显示,若以1年期贷款的名义基准利率4.35%作为发债成本的参考,选取期限为1年内且评级在中债隐含AA级以上的短融为标的,逐月考察一级发行利率高于4.35%的短融规模及占当月短融发行总规模的比重。结果表明,在去年9月至11月之间,发行利率高于4.35%的短融规模十分有限,占总规模比不到1%;但自2016年12月起,这一规模开始逐月攀升,至今年4月已达1346亿元,占比60%。
  显然,在不考虑综合收益及税费因素的情况下,近半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优质发行主体,其债券融资成本开始超越贷款基准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5月是信用债兑付的高峰期,则融资渠道收紧可能导致部分低等级发行主体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短期内来自信用市场的风险值得警惕。
  中信建投宏观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考虑到金融监管带来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还会持续,且信用利差中枢抬升还在持续,则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操作仍应坚持“缩久期、提评级”的原则。
  现阶段由于信用利差上行趋势未见明显反转迹象,对于负债端成本较高的投资机构,当前还是应该谨慎为上,切忌盲目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