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融资连降背后:银行股独善其身

时间: 2017-05-26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由于A股市场反弹之后连续回调,两融余额已经连降四日。5月24日,沪深两融余额为8756.13亿元,环比下降7.42亿元。虽然融资客明显收缩战线,但银行股却在本周持续获得融资净买入,结构性布局特征十分明显。而周四难得一见的大涨行情中,正是银行股带动指数冲高,凸显了融资客的“先见之明”。 两融余额四连降银行股连获加仓 近期,两融余额连续回落,跌破了8800亿元并继续下探。短短四日两融余额已经从8844.25亿元降至8756.13亿元,可见融资客回吐力度较大。期间,融资客的布局热情不高。5月24日,融资买入额为278.89亿元。实际上,5月以来,共有5个交易日的融资买入额低于300亿元,由此使得5月日均融资买入额为329.09亿元。而4月份市场下跌过程中的买入热情也比较低迷,但是日均融资买入额也达到459.10亿元。 而银行股却得以独善其身,逆市获得三连增,可谓是融资客的“先见之明”。数据显示,本周前三个交易日,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银行、电子元器件这两个行业成为仅有的累计获得融资净买入的行业,净买入额分别为4.02亿元和2.09亿元。除了上述两个行业外,餐饮旅游、食品饮料行业的融资净买入额虽然为负值,但是分别为-859万元和-972万元,相较于电力及公用事业、非银行金融、房地产和交通运输行业低于-5亿元的净买入额相比,可谓是乐观许多。 从5月25日的行情来看,银行股的拉升是大盘整体企稳的最主要因素。从盘面上来看,银行股率先拉升,而后券商、煤炭等板块跟进,下午雄安新区等概念摆脱颓势,创业板也并未继续低迷,不少个股盘中直线拉升。 银行股的异动往往被解读为“护盘”,这是因为这些个股均为权重股,且对指数的贡献度很高。5月25日上证综指的成分贡献度排名中可以看到,其中居前的都是金融股:涨停的浦发银行贡献度最高,达到3.57%,其次是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招商银行等,对上证综指的贡献度均超过2%。 银行股独领风骚 历史上,银行股的异动往往引发“中小创”一地鸡毛,引发“虹吸效应”。但昨日这种情形并未出现。 那么为何资金独爱银行股?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指出,近期大盘连续走低,存在超跌反弹需求。加上监管层释放宽松信号,吸引大量抄底资金入场。在全球多个股市不断创出新高背景下,A股市场不可能长期低迷,大类资产配置偏向A股特别是蓝筹股,投资者应该树立信心,提高对A股绩优股的配置比例。 其实资金现在也只能抱团金融股、白马股、“中字头”品种。申万宏源证券钱启敏指出,股票型基金由于有80%的仓位要求,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可投资价值品种不多,导致资金集中买入,这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在这些品种中,拉升起来最有效率、对指数贡献最大的无疑是权重占比最大的金融股。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指出,目前金融股是最低谷、低配的板块,容易出现预期差。基金重仓股中,金融占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中银行占比5.2%,非银行金融为2.2%,大幅低配。金融股低估低配本质上源自于对宏观经济企稳没有信心,下半年只要经济增长平稳,就会修复对银行股的预期,而且金融监管加强最终利于大银行。 而顺势而为,或许是当前的上策。有市场人士指出,经过这两波重击,对于超跌股的反弹可以考虑减仓一部分,换到权重银行股上,以求得在极端风格的行情中自保。实际上,炒股不能太倔强,眼下的形势显示出,陆续有资金叛变到对面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