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逾10亿资金受困新都退(000033) ST板块拉响警报

时间: 2017-05-25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5月24日,2017年退市第一股*ST新都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股票简称变为“新都退”。不出意料,该股全天呈“一字”跌停,且封单量巨大。有行业人士认为,随着借壳的后路被堵、退市效率提高,今后将有更多的“新都退”出现,以ST板块为代表的“垃圾股”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
  新都退巨量封单恐难消化
  5月24日开盘后新都退毫无悬念地即告“一字”跌停,每经投资宝注意到,24日开盘后不久,新都退卖一位置上有约137万手封单,而到了上午收盘,卖一位置上封单扩大至174.5万手,截至下午收盘卖一位置上封单进一步放大至179.6万手。
  这意味着,该公司各路股东目前有近1.8亿股欲在24日出手,占新都退总股本比例逾40%,以收盘价7.16元/股计算,收盘封单市值达12.86亿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巨大卖压下,24日能成功逃出者寥寥无几。上午该股共成交7笔,前三笔累计成交7手,后四笔成交量放大,共计成交2177手。下午同样共成交7笔,共计成交1091手。全天合计成交3268手,成交金额为233.98万元。
  盘后的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买入量最大的前五家席位全部都为营业部席位,无一机构身影,其中买入最多的为东莞证券东莞横沥中山路营业部,买入额为233.06万元。卖出方面,光大证券佛山绿景路证券营业部卖出233万元。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大多市场人士把新都退列为高风险对象,甚至有私募人士把接盘新都退的想法比喻为危险性很高的“火中取栗”。上海某资深投资人士向每经投资宝指出,现在的市场风格是偏好价值投资,新都退如果后续连续跌停,投资者也不要轻易去赌反弹。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新都退目前的风险较大,除非你确定会有大资金后续介入,否则不要参与。”
  退市公司增多将成趋势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新都退此前在退市的边缘已经挣扎多时,其中经历过一番破产重整。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1日起暂停上市以来,已历时整整2年。
  对于新都退这场历时多年的退市拉锯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每经投资宝表示,新都退其实早就没有盈利能力,是一个空壳公司,“作为一个标准的垃圾股,早就应该退市”。对于有媒体报道新都退退市存在的一些争议,董登新认为,“此次新都退的退市符合退市标准,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也许是受到新都退 24日巨量封跌停的影响,在市场反弹的情况下,24日ST板块弱势依旧,ST板块指数收盘下跌1.12%。截至收盘,板块内下跌的公司多于上涨的公司。事实上,近期ST板块的整体表现几乎可以用“大撤退”来形容,自今年3月20日以来,ST板块指数最大跌幅接近30%,而同期上证指数调整幅度仅在6%左右,跌幅较大的创业板指数同期跌幅也不到10%。每经投资宝注意到,ST板块内期间跌幅超40%的公司也不在少数。
  据每经投资宝粗略统计,目前A股共有近40只带“*ST”的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这批公司后续退市风险不小。另外,目前还有一批ST和*ST公司处于停牌状态,包括被暂停上市的有6家,其中有不乏像*ST昆机这样的退市高危标的。
  董登新指出,随着IPO的扩容、退市的效率提高,未来退市的公司必然会越来越多。他表示,为了让更多以ST公司为代表的“垃圾股”顺利退市,需要开 IPO大门,堵“借壳”、“买壳”的后门。他认为,随着“垃圾股”被“借壳”的难度提升,未来“垃圾股”会越来越不值钱,这些公司的估值重心将随之下移,爆炒“垃圾股”的风险也会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