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审委通过率骤降:新三板转板热退潮 券商竹篮打水
时间: 2017-11-15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新三板挂牌公司上市辅导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中途折戟的案例也在不断增加,最近又新添了几例。在骤降的发审通过率背后,不难反映出新一届发审委把关及审核力度的加强,这对于数量庞大且等待转板的新三板公司来说,或将形成一道更高的门槛。
辅导良久终“挥泪分手”
2017年11月13日,中兰环保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及慎重考虑,经与东吴证券充分沟通与友好协商,双方决定解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协议,并就终止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此前,公司与东吴证券于2016年2月29日签订了辅导协议,并于2016年3月正式开展相关辅导工作。
辅导了近20个月说要终止,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兰环保和东吴证券“分道扬镳”?
记者尝试联系中兰环保,截至发稿前,电话并无人接听。
在公告中,中兰环保称,公司将尽快与其他证券公司签署正式的辅导协议并启动上市辅导等相关工作。
一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通常一家公司IPO不会随意更换中介机构,除非进展不太顺利或者中介机构与公司股东出现了分歧。”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兰环保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2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41.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8.74%;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下滑15.97%。
辅导券商东吴证券2017年似乎流年不利,包括中兰环保在内,今年已经有两家新三板公司与其“分手”。
另一家公司为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双方解除辅导协议之前,东吴证券已经为其提供了一年多的上市辅导。
11月13日,还有一家新三板公司博亚精工发布公告称,经与民生证券充分沟通与友好协商,双方决定解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辅导协议,并同时终止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辅导工作及后续发行安排。2017年11月10日,公司已向湖北证监局报送了公司终止与民生证券上市辅导的备案材料。
公告显示,博亚精工于2017年1月18日向湖北证监局报送IPO辅导材料并完成备案登记,距今过去不足10个月。
IPO冲刺大潮之下,这些公司为何主动选择了撤退?
新发审委通过率降至56%
在新三板企业批量急流勇退的背后,不难看出,自发审委换届完成后,新一届发审委对IPO的审核更加严格。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发现,自10月17日正式走马上任以来,新发审委共审核了48家公司,仅27家成功过会,IPO审核通过率仅有56%,成功率几乎只有一半。
上海一位投行从业人士表示,新一任发审委的严格审核将会持续,“未来将持续保持较低的过会率,预计不会超过六成”。
证监会官网的名单显示,第17届发审委委员中,共有专职委员33位来自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地方证监局和交易所。
上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从新发审委的构成可以看出审核理念的一些端倪,大多数专职委员来自监管机构,因此从严审核的态度有所强化。”
新三板公司的形式似乎更加严峻,来自新三板的企业IPO通过率甚至要低于IPO企业平均水平。
新发审委履新后,前4家上会的新三板企业“全军覆没”,仅有一家新三板企业成功过会。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接受上市辅导的新三板公司达到了320家,而2016年仅有194家,在2015年这个数字是72家。寻求转板的新三板公司数量每年都成倍增长,目前正在排队的企业,来自新三板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新三板拟IPO企业已经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群体,这也让监管层开始重点关注这一类公司。
光大证券投行质控总部陈思远在一份内部报告中这样总结新发审委上任后的审核理念:高利润不能再遮合规瑕疵。内控、规范性的重要性开始提高。
一家中小型投行的新三板业务负责人认为:“内控的合规性正是许多新三板企业存在的问题。新三板企业在包括会计规范、管理制度、股东结构等诸多问题上有待规范化,这些问题将使新三板企业的IPO之路面临更加严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