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三大途径整改新三板挂牌私募 最终结果尚存变数

时间: 2017-11-13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11月10日,是新三板挂牌私募整改的最后期限。从已公告的自查报告来看,挂牌私募多不符合收入占比和资产管理规模的要求,他们提出的整改措施是否能够通过还要等待股转系统的最终解释。
  10月27日,股转公司再发通知细化整改口径,要求新三板挂牌私募机构两周之内完成整改。之后,仅浙商创投在11月10发布自查公告称符合新增挂牌条件。
  申万宏源证券政策分析师王文翌介绍,私募整改途径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按照标准整改,或提高资产管理规模,或提高管理费和业绩收入的占比;二是剥离私募业务,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三是认定自己并不适用整改要求。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5月27日股转公司发布整改通知以来,已有12家私募发布了自查报告。其中,浙商创投、天图投资、菁英时代、九鼎集团、思考投资等公司均认定自己符合整改要求。
  记者了解到,自查不合格的私募大多未能达到“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创业投资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20亿元以上,私募股权类私募机构最近3年年均实缴资产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等几项主要要求。
  有私募提出将按照标准整改。例如,拥湾资产称,其资产管理规模不达标,在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做了战略调整,以与上市公司或战略合作方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进行扩张,未来三年基金管理规模将达到要求。
  有私募提出将会剥离私募业务,例如,苏河汇表示将转入公司直接管理的私募基金,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出售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下属公司。新安金融、天信投资也公告称剥离了私募业务。
  在认定不适用整改要求的私募机构当中,银纪资产变在公告中称,公司业绩已经变化,私募基金管理只是公司多项业务板块之一,占比较小,公司不属于创业投资类私募和私募股权类机构,已不适用《通知》中新增挂牌条件的规定。
  据了解,提交自查结果公告并非强制性要求,所以未公告并不意味着挂牌私募没有进行自查或未向股转中心报告。
  记者从华北,广东等多家挂牌私募公司了解到,他们均已提交了相关材料,正在等待股转公司的通知。对于自查内容和整改措施,不少私募言语谨慎。
  红土创新新三板投资部总监张剑斌透露,挂牌私募还在根据各自对规定的理解作出整改,具体效果很难预计。他们的这些方式是否符合整改要求,也要等待股转系统的最终解释。总的来看,不同机构所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专注主营业务且业绩突出的机构受到的影响有限;而不专注主业,长期业绩不好的私募影响会大一些。
  此外,记者了解到,部分机构对于将私募业务转移到子公司的做法是否能得到监管的认可存有疑虑。
  “这次整改与金融业整体要求思路是一致的,要求回归本位,做自己的业务。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改也没法改,调也没法调,只能把私募业务转到子公司。”
  王文翌表示,法无禁止即合理,股转公司10月27日发布的通知中提到,“自查整改工作完成后,已完成自查整改的挂牌私募机构,以及未在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管理人但其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企业登记为私募管理人的挂牌公司,其后继续融资行为应严格遵守《通知》的相关要求”。 这一要求已经提前预防了挂牌公司利用转移到子公司的方式逃避监管。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便私募业务转移到子公司,只要一并表,再融资也要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