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调仓换股路径大起底
时间: 2017-11-13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高处不胜寒。
临近岁末,对于已经普遍高仓位运行数月的私募基金,这种状态还能持续多久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是,据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发行机构之一的华润信托统计,10月末,其前6个月累积收益排名前25%的投顾平均股票仓位降至87.6%,较上月末下降5.1%。
难道绩优私募已经在撤退?对此,多家知名私募机构人士指出,绩优私募减仓,既与年底获利了结有关,也是出于规避市场短期风险的考虑。未来,A股将延续结构分化的绩优股慢牛行情。从调仓换股的路径看,10月份私募基金整体“吃药喝酒”。未来,医药、食品饮料等大消费股行情仍有望延续,但将遵循结构分化、绩优者胜出的逻辑运行。
绩优私募已率先撤退?
10月以来大盘震荡上行,私募整体继续维持高仓位运行,但满仓和空仓私募占比都有所增加。根据融智评级研究中心的统计,当前私募平均仓位水平在七成左右,与上月整体保持一致。半仓以上私募占比90.13%,其中仓位在八成以上的私募占比50.66%,相比上月有所下降,但满仓的私募占比继续上升至31.58%;仓位在五成以下的私募占比降至不足10%,其中空仓的私募则有所增加,占比1.97%。
在持续的高持仓下,私募加仓意愿有所下降,且减仓意愿上升。融智数据显示,66.67%的私募基金经理选择在11月继续维持当前的仓位水平,选择增仓或大幅增仓的基金经理占比为15.69%,较上月明显下滑;而选择减仓或大幅减仓的基金经理占比则从12.61%上升至17.65%。此外,融智统计的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11月小幅下跌至99.35,今年以来首次回落至临界值100下方,较上月下降4.93%,市场情绪较前两个月有所收敛。
值得注意的是,绩优私募或率先降低了仓位。华润信托的统计显示,10月末其全体投顾平均股票仓位为84.3%,较上月末上升1.9%,继续维持高仓位运行;但前6个月累积收益排名前25%(以下简称前25%)的投顾平均股票仓位降至87.6%,较上月末下降5.1%。
莫非绩优私募正在撤退?对此,知名私募机构泰旸资产表示,并非所有绩优私募都在降低仓位。私募行业以绝对收益为考核基准,对于在年内已经积累了大幅正收益的私募产品,确实有兑现部分盈利保护胜利果实的可能。
星石投资则指出,绩优私募适当降低仓位主要为了规避短期风险。前期市场持续上涨,存在资金获利出局的可能性,市场预期10月份可能出现一定的回调,因此,降低5%仓位的目的在于对短期波动进行规避。和聚投资也指出,近期长端利率上行引发市场担忧,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的长端利率快速上行,促使高估值标的更多承压。
不过,星石投资同时也认为,87%的仓位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表明机构整体对后市依旧看好。市场短期存在一定回调风险,但从长期看,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盈利回升、流动性中性、监管稳健将推升A股的长期慢牛行情。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则进一步强调,慢牛行情属于绩优股。他认为,中国慢牛格局可能已经开启,将持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可能是结构化的慢牛而不是整体市场的慢牛,而绩优股的牛市已经到来。重阳投资基金经理王明聪亦认为,后市将延续过去一年结构性分化的局面。可能具体板块或者标的将有迁移,但总体上不会脱离一个范畴,那就是有经营业绩支撑的公司将获得相对更好的表现。
与A股两大走势“神同步”
在结构性分化的行情中,探寻机构投资者的“心头好”显得颇有意义。幸运的是,从市场走势及数据统计中,总能找寻到私募基金调仓换股的蛛丝马迹。
首先,从市场整体走势看,10月份A股整体高位震荡,其中上证50表现最好,上涨4%。进入11月份,上证50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与之“神同步”的是,10月份私募基金对大盘股的配置比例最高,配置比例较9月份有所上升。前述华润信托的统计就显示,从市值分布看,10月末全体投顾对大盘股的平均配置比例达到55.3%,较9月末上升0.2%;中盘股、小盘股的平均配置比例为28.9%、13.3%,分别较9月末上升0.5%,下降0.5%。其中,前25%的投顾,对大盘股的平均配置比例高达71.0%,较上月末上升0.2%,而中盘股、小盘股的平均配置比例分别仅为18.1%、8.5%。
对此“神同步”,多家知名私募基金投研人士认为,机构资金青睐大盘股的实质是对绩优股的追寻。例如王明聪就表示:“与其说市场在挑选大盘股票,倒不如说市场在挑选优秀公司,只是优秀公司与大盘股票存在较多的重叠。”和聚投资进一步表示,首先,A股主板、中小板盈利增速改善强于创业板。根据测算,三季度单季,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8%和23%,环比均有提升,而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不足10%,其中很大程度来自部分权重股业绩大幅下滑拖累。其次,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行业龙头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强化。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大增47.6%,远超平均水平;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中,大型企业同样远高于中、小型企业。随着过剩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将更多受益市场份额的提升,这一逻辑在三季度已得到印证,并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延续。
除了与上证50走势“神同步”外,记者还发现,10月份私募基金的行业配置与医药板块走势“神同步”。WIind数据显示,10月份,医药板块上涨明显,中信一级行业指数医药上涨幅度超过5%。与之相对应的是,私募基金在10月份整体加仓了医药股。根据华润信托上述统计,10月份全体投顾平均仓位增加最大的行业是医药生物,仓位上升2.0%;前25%的投顾,平均仓位增加最大的行业也是医药生物,仓位更是上升6.0%。截至10月末,全体投顾平均持仓最重的行业是医药生物,持仓比重为20.7%;前25%的投顾平均持仓最重的行业也是医药生物,持仓比重为19.0%。
对此,多家私募基金认为,政策催化以及增量资金流入共同推动了本轮医药股行情。例如泰旸资产就认为,10月初,药审改革文件发布,市场预期后续新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的审批速度将显著加快,医药板块的投资情绪开始升温。随着行情的演绎,医药板块的投资从消费升级的逻辑向创新药主题演进。随着龙头股的股价迭创新高,市场对制药板块的估值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PEG估值转变为PEG+Pipeline估值,整个创新药品种的估值整体上移。三季度时,整个医药股的资金配置已经降低到最近几年来的低位,随着医药板块的上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最终带来了本轮医药股的整体上涨。
私募还会继续“喝酒吃药”吗?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医药股,食品饮料板块也在10月份表现抢眼,龙头股贵州茅台更是自10月以来上涨30.97%,股价实现年内翻倍,涨幅达107.10%。与之同步的是,华润信托的统计显示,10月份私募基金除了“吃药”外,也在继续“喝酒”——整体小幅加仓了食品饮料板块。
不过,随着行情的演绎,市场对于食品饮料、医药等大消费板块的走势心生疑虑。未来,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私募基金还会继续“喝酒吃药”吗?
对于医药股后期走势,泰旸资产认为,预计目前市场加配医药股的意愿依然强烈。首先,板块龙头基本面良好,长逻辑上龙头股业绩兑现的确定性高,随着2018年的临近,估值切换的意愿强烈;其次,2017年和2018年初,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结果将会逐步披露,将给制药子行业带来新的催化剂。最后,随着制药子行业个股估值的提升,其他子行业的龙头将会有更多的估值吸引力,为后续增量资金提供入场机会。
重阳投资基金经理王明聪、星石投资等认为,未来医药行业将加速实现优胜劣汰,优质医药公司成长性会比较好,未来医药股的走势将分化。张可兴则认为,医药股估值目前较高,性价比不好,甚至还有风险。
对于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行情走势,星石投资认为,首先,从需求侧来看,消费升级的大势仍在进行中,年末和年初是传统消费的旺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存在明显的季节效应,导致消费股四季度和一季度的涨幅显著高于二三季度。从供给侧来看,我国的消费行业均在进行着供给侧的出清,从而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强者恒强。因此,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看,未来高端消费的行情仍然有持续的动力。泰旸资产亦认为,高端消费行情的持续性强。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和中高收入人群占比的提升,消费已经从数量消费升级到品质消费和品牌消费,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将进入加速阶段。四季度及未来一段时间,在经济稳健增长及通胀温和的环境下,看好反映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高端化趋势的部分科技和消费板块。具体来说,看好代表科技的消费电子、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代表品牌消费品的高端白酒、家电、免税和酒店,以及医药中的创新药和医疗服务。
而在张可兴看来,尽管消费升级行情有望延续,但是会明显分化,因为只有业绩持续高增长的企业才能支撑高估值,这样类的茅台股票应该不多。王明聪亦提示,大消费板块过去表现好确实有基本面边际向好的因素支撑,但投资者未来在关注这类股票的时候要注意市场预期与真实业绩的相对高低。知名私募相聚资本的研究员张翔进一步指出,估值不仅仅是安全边际也是收益空间,市场风格是兑现收益而不是选股的标准。当前选股还需从公司的行业地位、竞争格局、发展空间等方面结合估值进行比较分析。因此,一些估值较低、成长较好的泛消费类股票依然是不错的选择,叠加风格因素有可能更早实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