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产影响盈利能力 周期股弱势格局难改
时间: 2017-11-0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四季度以来,市场的风格发生了转变,以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行业重获青睐,而三季度涨幅最高的有色金属、钢铁和煤炭行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7月和8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周期股在行业产品价格的支撑下,依然强势表现。而回顾10月份的市场表现,从期货产品价格上看,周期品的价格依然有支撑,虽然部分产品价格出现回调,但整体依然表现出强劲的韧性。
从上市公司业绩上看,目前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根据统计,申万钢铁、采掘、有色金属行业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42.4%、34%和22.7%,而净利润增速则为327.2%、187.3%和106.5%。行业良好的业绩表现,并未体现在10月份的股票价格上。为何进入四季度后,周期股出现了弱势表现?
首先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周期品的需求在宏观经济中体现较为明显,然而站在目前时点上看,经济下行压力或将逐步显现。回顾今年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消费需求表现较为稳健,进出口数据逐渐回暖,市场对复苏预期主要体现在投资端。但是受到限购等政策因素影响,房地产近期销量出现下滑,影响投资者对房地产投资的信心。通过测算基建资金来源分析其投资增速,发现今年资金来源增速略低于实际投资增速,预计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在13%左右,较2016年下滑3个百分点。投资端预期的减弱,将拉低投资者对于需求的判断,对市场的影响或逐步体现出来。
从周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业绩来看,冬季采暖季的环保限产,成为影响四季度市场的关键因素。市场普遍预期是环保限产影响市场供给,由此推动供需向紧平衡演变。从产能的角度看,这种逻辑是正确的,限产确实对周期品价格形成支撑。但如果进一步演绎环保因素的影响,则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市场景象。
环保限产在影响供给之时,也在影响需求端预期,此外在冬季采暖限产来临之前,下游需求商已经开始提前备货,供需缺口或低于预期。因此,虽然环保限产对产品产量的影响可以进行预估,但至于供需缺口的量,不能简单的用去年或历史数据去简单计算,由此削弱了限产因素对价格的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环保限产会导致行业产量下降,而周期行业多为重资产经营,如果生产数量越多,则单位产品上的摊销折旧越少。产量的下降就意味着摊销增加,必然影响行业和企业的毛利率水平。因此,虽然周期行业三季报业绩亮丽,但市场并不认为这种情况可以持续,只是以此来验证三季度的市场判断。
因为周期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比较高,如果行业需求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产品价格就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三季度宏观出现弱化,但行业产品价格支撑下周期股强势表现的原因。但是如果产量预期开始发生改变,而价格尚不足以弥补产量下降带来的空间,则难以形成强劲的业绩支撑。
若从市场的因素分析,今年二季度市场出现了回调,投资者开始抱团消费白马股,其内在逻辑是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确定性较强的行业受到青睐。进入三季度之后,经济复苏预期开始发酵,投资者的仓位开始转向周期股,市场对消费行业的担忧是估值过高。但从中报和三季报数据看,消费行业增速符合市场预期,龙头公司业绩更加强劲,已经填实了估值水平。10月份以来,随着三季报业绩披露,被业绩验证的白马股重新吸引了市场配置资金,也是导致周期股走弱的影响因素。
在宏观和行业政策的影响下,未来周期行业的产品价格依然有望保持坚挺,但需求预期降低的压力或逐步体现,行业产量的下降将影响到企业的营收情况,而摊销费用的增加会加大产品毛利率的压力,预计近期周期行业的整体表现,仍然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弱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