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格力美的海尔三季报出炉 业绩增长背后盈利能力大不同

时间: 2017-10-31  文章来源: 界面
  10月30日晚,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分别发布了2017年三季报。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三家公司都呈现出上涨态势。
  格力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2017年1-9月整体实现营收1108.75亿元,同比去年增加34.5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60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17.10%。
  其中三季度格力营收为416.90亿元,报告期内比上年同期增加25.4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0.08亿元,同比增加24.48%。
  如果从整体来看,格力的表现可以用“稳”来形容。营收、净利均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但如果环比半年报营收增长40.67%、净利同比增长47.64%来看,三季度格力的增长幅度是有所下滑的。
  环比增幅下滑的原因与格力一贯的销售策略有关。有熟悉格力销售模式的业内人士表示,格力通常会在淡季压货。但今年由于夏季空调市场回暖,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格力压货的比例也会有所下降。
  在格力的财务报表中,还有一项数字值得关注。财报显示,其预收账款的金额为281.87亿元,格力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预收经销商货款增加所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将这笔收入算在整体营收中,格力三季度营收将达到698亿元,高于竞争对手、同在广东的美的。
  美的发布的201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2017年1-9月实现营收1869亿元,同比去年增加60.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亿元,同比增加17.10%。
  其中三季度美的营收为624.98亿元,报告期内比上年同期增加60.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86亿元,同比增加26.43%。
  2017年1-9月,美的集团原业务营业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加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加23%。公司依据国际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及会计准则的要求,2017年1-9月并购确认的摊销费用为18.5亿元。
  2017年1-9月,美的收购的库卡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加27%,税前利润同比增加26%,经营业绩保持增长。
  与格力营收与净利的增长比例接近所不同,无论是前三季度还是单7-9月的业绩来看,美的的营收增长比例均大于净利增长比例。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以及销售成本的影响,美的出现上述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但如果就报表上的其他数字进一步对比会发现,美的的表现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营收方面,美的三季度为624.98亿元,格力为416.90亿元,美的比格力多了208亿元。但多出的营收部分没能让美的赚到比格力更多。美的三季度净利为41.86亿元,格力反而高于美的,达到60.08亿元。
  三季度美的每股盈利0.64元,格力每股盈利1元,后者比前者多出0.36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美的报告期末为712.17亿元,格力为586.23亿元,这方面美的高于格力。
  此外,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方面,美的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了61.68%和74.39%,达到199.54亿元和104.30亿元。而格力在销售费用上有所下降,从去年同期的46.34亿元减少至今年的33.31亿元,管理费用略有上升,从12.69亿元增加至17.68亿元。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格力“省钱有道”。
  另外一家家电公司青岛海尔也是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三季报。
  从营收收入来看,海尔的整体情况比格力还略高一些,2017年1-9月实现营收1191.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美的高,稍低于格力,为56.82亿元,同比增加48.48。也是一份表现不错的财报。
  根据海尔方面的介绍,在几大核心业务中,冰箱冷柜业务收入增长 34%、洗衣机业务收入增长 41%、空调业务收入增长 61%、厨卫业务收入增长 76%。厨卫业务的增长比例比例最高,高于受惠行业整体大卖的空调业务。
  海外收入方面,海尔1-9月整体实现507.4亿元,占总收入的43%。海尔还特别强调了“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在这当中,海尔收购的通用电气家电业务贡献了34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8亿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117亿元,同比增长7.7%。海尔原有海外业务(不含 GEA)收入增长 20%,其中南亚市场增长 49%、欧洲市场增长 29%、中东非市场增长 29%、澳洲市场增长 19%。
  近几年海尔一直在大力推广用户定制和互联网工厂项目。这方面的业绩在财报中也有所体现,海尔称用户大规模顶质量为714万台,大幅增长870%。
  格力与美的没有就具体业务的营收情况做详细说明,暂不好对比三家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不过按照半年报的表现来看,消费类电器和空调业务在美的的整体业务中仍占主要部分,这与海尔的业务比例极为相似,美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尚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分产品来,格力盈利的主要收入仍然来自于空调,其次是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智能装备也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近年来想要为格力打造的另外一张“名片”,但在格力的收入占比中还整体还偏低。
  截止到10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盘,格力美的和海尔的总市值分别为2631.88亿、3386.24亿和1034.73亿元。美的当天股价最为达到51.76元,而海尔最高不过17.09元。财报发布后,海尔不错的盈利能力有助于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但考虑到家电行业整体的发展状态,短时间内海尔市值想要超越格力和美的还存在不小的难度。
  从发展模式来看,上述三家公司的整体走向颇为相像,均以家电业务为基础,向外在工业制造领域拓展。在这方面,格力和美的表现的更为突出。这也意味着,三家公司未来的竞争只会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