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警惕业绩承诺的虚高“水分”

时间: 2017-10-28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A股公司年度净利润刚好超过预测数据的公司数量,远远超过低于预测的公司,这显然不是巧合。 进入第四季度,A股公司全年业绩进入冲刺阶段。其中,并购重组标的公司业绩最值得投资者关注,这些公司业绩承诺不仅自带虚高的属性,而且很容易发生商誉减值的风险。 据估计,A股公司每年至少有数百起并购重组附带业绩预测与业绩承诺,经年累月下来规模不可小觑,大量并购溢价通过商誉的形式进入了公司的资产范畴。不过,公司计提商誉减值的案例非常少,蕴含着极大的业绩波动风险。 许多普通人看到商誉,会顾名思义以为是品牌价值或者名誉。其实,在公司并购重组时产生商誉,指的是购买公司的成本超过标的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特别是一些轻资产行业并购,更容易产生巨额的商誉。很难想象某个行业可以保持多年高景气度的发展,所以乐观的业绩预期和承诺,往往造成商誉减值,从而影响当年的净利润。 业绩承诺自身的虚高属性,需要投资者高度警惕。一方面,每年都有相当比例的业绩承诺不能实现,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式补偿业绩,或者耍无赖推迟业绩承诺甚至取消承诺;另一方面,许多达标的业绩承诺,却是“踩线”完成,让人忧虑公司业绩的真实情况。 业绩承诺总是不达天花板不肯罢休,是因为估值方法一般都采用收益法,而不是净资产法,净资产法可能只会在清算时才有公司采用。为了将标的公司给予更高的估值,同时给予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良好预期,偏好“虚高”的预期数据就不足为奇了。何况,即便业绩不达标,承诺方根据承诺补充资金或者股份就可以了,这些成本相较上市公司股价上升的收益,经常也是微不足道的。 曾经有学术论文统计发现,以A股公司年度净利润数据为例,净利润刚好超过预测数据的公司数量,远远超过低于预测的公司。这显然不是巧合,通过合理或者不合理的会计技巧,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费用等财务手段,上市公司都会选择实现预测利润,否则影响了市场信心,很容易造成股价下跌、市值损失。回到标的公司的业绩预测和承诺情况,上述现象就更容易理解了。 有些标的公司恰好完成业绩承诺,让人不得不惊叹数据之精确。现实中,大幅超标完成业绩承诺的公司案例不多。如果有这样的案例,投资者不妨一探究竟,很有可能是上市公司真正实现了并购重组的整合协同效应,并且没有过度承诺业绩来争取估值的最大化。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A股公司终止并购重组的失败案例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此前A股公司IPO“堰塞湖”比较严重,排队时间过长,但近两年IPO进程的加快,让越来越多质优的公司选择自行IPO上市。这造成A股公司选择的并购标的范围缩小了不少,甚至有的标的公司已经开展了并购谈判,再终止谈判选择自己上市。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履行的质量就值得推敲了。 许多以并购重组而不是日常经营为生的大股东,现在已经很难在A股生存了。但是,业绩承诺容易虚高的自身属性,笔者认为可能很难自愈。伟大的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发展强大,是海内外资本市场已经验证过的一条必经之路。在这其中,公司高管团队对于业绩预测水平高低的设定、承诺的实际履行比例等等情况,都可以作为形成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