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市公司三季度业绩喜人 战略新兴产业稳健增长
时间: 2017-10-25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截至昨日,深市2054家上市公司已有至少328家披露了三季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1000亿元,实现净利润880余亿元,两项指标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与此同时,深市公司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践行国家战略等方面进展显著,战略新兴产业也延续了稳定的增长势头,进一步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中坚力量。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
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制造业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表现抢眼,已披露三季报、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的制造业公司实际及预计平均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0%。其中,钢铁、煤炭、有色等周期性制造业公司更是直接受益于政策引导,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普遍出现大幅增长。
截至昨日,中小板已披露三季度报告的228家制造业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收入22.58亿元,同比增长36.28%,实现平均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9.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细分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3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持续显现。
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例,该板块公司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方式,深耕主业,加快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已披露三季报及业绩快报的上市公司中,采矿、制造、建筑等行业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平均营业收入涨幅超过30%;平均净利润涨幅超过50%;已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采矿、制造、建筑等行业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平均净利润增幅超过70%。
中小板公司同样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13家,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8家。而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周期性行业加速去产能,叠加环保从严监管因素,部分公司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业绩实现明显增长。
战略新兴产业稳定增长
已披露的三季报还显示,深市公司继续致力于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小板公司为例,七成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已披露三季度报告的中小板287家上市公司中,就有222家高新技术企业,它们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5.56%,平均实现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4.55%,增幅高于板块平均水平。
其中,安防领域行业龙头公司海康威视在研发方面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不断推陈出新,实现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而受益于建设“平安中国”,公司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区间为55.8亿元至65.5亿元,同比增长区间为15%至35%。
事实上,总体来看,不仅周期性制造业公司业绩向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同样步入快车道。以创业板为例,目前公司已披露的三季度业绩预告以及三季度报告显示,418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整体净利润预计占整个板块净利润的比重达到61.62%。净利润同比增幅方面,战略新兴产业公司的同比增幅达到了9.57%至23.81%,明显高于板块整体涨幅。
细分行业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增幅表现突出,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95.38%、43.30%至59.07%、34.08%至51.68%、26.79%至40.92%。其中,预计净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公司占战略新兴产业公司比重约三成。碧水源、阳光电源、信维通信、蒙草生态等公司预计净利润在7亿元以上,这些公司均预计将实现净利润同比60%以上的高速增长。
上市公司“走出去”战略稳健推进
深市公司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共有60余家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各类业务,带动国内优秀技术和品牌“走出去”,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截至目前,涉及“一带一路”业务的深市主板上市公司预计实现平均营业收入152.53亿元,平均净利润5.55亿元。其中,北方国际在伊朗、老挝、缅甸等国家承接10余个大型项目建设,海外业务不断拓展,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比上年同增长54%。
同样借力“一带一路”打开新局面的中小板公司也不在少数。数据显示,约有138家中小板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业务布局。其中,已披露业绩的56家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平均营业收入39.39亿元,同比增长37.72%;平均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45.58%。中工国际主营业务为国际工程总承包,业务遍布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的数十个国家,公司“一带一路”相关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40%。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33亿元,同比增长24.80%,实现净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19.89%。